王的盛宴启示2:天下本是“共天下”
(2012-12-04 09:04:31)
标签:
杂谈 |
通过民众战争打下来的王朝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基于共同打天下,共同坐天下的“共天下”原则,王朝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也是清楚明确的。皇帝只是占有最大份额的所有者之一,同时也是被广大功臣将士所委托的最高经营者。在这个时段,无论是公司还是政权,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到达了一种平衡阶段。
西汉王朝的建立,是以刘邦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通过长期的战争打下来的,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马上天下的起源和历史。
刘邦坐上皇帝宝座,出于七位异姓诸侯王的推举。他们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这七位异姓诸侯王,是秦末之乱和楚汉战争中最大的功劳者,他们在刘邦的领导下,与广大功臣将士一道打下了天下。
战后,在分配胜利果实时,按照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共识,刘邦分得了最大的一块,当了皇帝,韩信等人分得了仅次于皇帝的一块,作了诸侯王。其他的功臣们,也都按照不等的功劳,分得了将相列侯,各级官职和土地财富等。这个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共识,史家称作“共天下”原则,是刘邦集团内公认的政治理念,也是刘邦集团之所以战胜项羽集团的最大法宝。
这个情况,可以借用公司企业的事情来作更深入的说明。刘邦与广大功臣将士是共同创业者,一起从白手起家奋斗到公司上市,按照贡献大小,分得份额不等的股份,都成了原始股东。刘邦呢,因为贡献最大,分得了最大份额的股份,当了董事长。韩信等人呢,分得了仅次于刘邦的股份,都成了董事,其他的各级功臣将士,股份依次递减,成了各级股东。所有这些,都属于所有权上的划分。
所有权的归属清楚以后,紧接着就是经营权的委托了。刘邦被诸侯王推举当皇帝,相当于总公司经营权的委托,基于股东大会(广大功臣将士)的意向,诸位董事一致推举刘邦为总经理(皇帝),全权负责整个公司的经营,包括人事的任免。相对于此,总公司之下分设七个独立的分公司,由总经理发布认命,委托七位董事分别担任分公司经理,全权负责分公司的经营……。
可以看得出来,在公司刚刚上市的时候,基于共同出资,共同所有,共同创业,共同经营的公认原则,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划分是清楚明确的。董事长只是最大的股东,总经理只是被董事会委任的最高经营者-CEO。同样的道理,通过民众战争打下来的王朝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基于共同打天下,共同坐天下的“共天下”原则,王朝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也是清楚明确的。皇帝只是占有最大份额的所有者之一,同时也是被广大功臣将士所委托的最高经营者。在这个时段,无论是公司还是政权,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到达了一种平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