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1mxmOTdibzRgTBcQEwDMQiav9wCDoTgxMXGL48QDFGzaSqaYVgVhb0xwWCXnn0ibFn3RAevtJZYH49dJehlqIvnVg/0?wx_fmt=gif
2018 年 1 月 8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NPEARK2nPwKHvYqyCibN3MaH1UVm0URrz8MX5taJoT8icD6tYA06Aicrg/0?wx_fmt=jpeg
仙女座的云气
影像提供与版权:
Daniel López / IAC
说明: 仙女座大星系周围的这些泛红云气是什么?上图中的星系M31,是地球天文学家经常拍摄的标的。作为最邻近我们的大螺旋星系,它的黝黑尘埃带、明亮泛黄的核心和散布着明亮泛蓝星团的螺旋臂,都是我们很熟悉的景观。然而,在这幅由宽及窄波段长曝光影像数据组合成的彩色照片里,我们邻近的宇宙岛却带着我们并不熟悉的醒目特征──在影像视野里,散布著会发出暗淡泛红辉光的电离氢云。不过这些电离氢气云,很确定是位在影像的前景,近在我们的银河系之内。在我们银河盘面上方数百光年处,分布著弥漫的星际尘埃卷云,而这些电离气体可能就和它有关联。
2018 年 1 月 9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V7prXPuXicNHr3sib4ejxR31IW9A32fiaqX2DB5ZiaOO6lzKpCMMVicGiayQ/0?wx_fmt=jpeg
哈伯望远镜拍摄的明亮行星状星云NGC 7027
影像提供:
Hubble, NASA, ESA; 影像提交与授权
:
Judy Schmidt
说明: 它是地球天空中最明亮的行星状星云之一,然而,该用何名来称呼它呢?人类早在1878年,就用一部普通的后院望远镜,在天鹅座内发现了星云NGC
7027,不过可能因为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亮斑,故很少人会用绰号来称呼它。不过,使用轨道上的哈伯太空望远镜为它造像时,就能见到星云有许多细微结构。仔细浏览哈伯望远镜拍摄的NGC
7027影像,会了解它是个约在6百年前开始扩张的行星状星云,而且这团气体和尘埃云含有异常大的质量,足足是太阳质量的三倍之多。上面这幅假色影像,清楚解析出了混杂着尘埃的NGC
7027层状结构,或许让星空爱好者以常见的物件,为它定出昵称有帮助。先前最多人建议的名称是枕头星云,但仍然欢迎为它推荐其他名称,例如参与APOD的线上讨论板。
2018 年 1 月 10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w6XUXC3YkLRN5aJIpPgias3GEB2YKS0FeaZGvvdXFRAQHgf1yALh8iag/0?wx_fmt=jpeg
NGC 2623:哈伯望远镜拍摄的合并星系
影像提供:
ESA/Hubble & NASA
说明: 当星系碰撞时,恒星会形成于何处?为了找出答案,天文学家使用哈伯太空望远镜为邻近合并星系NGC
2623,进行高解析造影。分析这张及其他的哈伯望远镜影像,以及由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在红外光、XMM-牛顿在X射线、以及GALEX在紫外光,为星系NGC
2623所拍摄的影像,显示这两个原先分离的螺旋星系,如今紧密缠绕,而且两者的核心已合并成一个活跃星系核(AGN)。在上面这张主题影像的中心区及二侧清楚可见向外伸展的潮汐尾,恒星诞生活动正在进行中,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左上方远离核心的区域,却出现成群的明亮泛蓝恒星。星系碰撞历时数亿年,而且得经历数个破坏性的重力穿越。亦名为Arp
243的NGC
2623位在巨蟹座方向,宽度则在50,000光年上下。重建原始的星系及了解星系合并如何发生,通常深具挑战性,但是却对了解宇宙如何演化颇为重要。
2018 年 1 月 11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YLJftCPGDlYK0N2AFoW7yh8GwRmeSVkS7YE0LAcdqlchgJT4mqo70w/0?wx_fmt=jpeg
RCW 114:天炉座内的龙心形云气
影像提供与版权:
Andrew Campbell
说明: 这团庞大而且形状相当戏剧化的宇宙云,位在南天的天炉座方向,在地球天空中绵延了将近7度(14个满月)的区域。在上面这幅望远镜组合影像里,来自电离氢原子的特征性泛红辉光,描绘出这团很难拍摄、编录号为RCW
114的丝缕状暗淡云气之轮廓。事实上,RCW
114是一个确认的超新星遗迹。它幅员广泛的辉光云气丝,是大质量恒星死亡爆炸产生的扩张激波,穿过周围星际物质所造成的。数个一致的距离估计指出,这团云气的距离超过600光年远,亦即它的直径约在100光年左右。产生RCW
114的超新星爆炸之闪光,大约应在20,000年前传到地球。最近刚在这团云气内,辨认出崩塌星核所形成的中子星或波霎。
2018 年 1 月 12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0nUTwSYAXs7Nf01Qcl5dH9oAXNLN2ZGBSibEDLrlhUG4v3lZtf16xyg/0?wx_fmt=jpeg
蓝色的泛星彗星
影像提供与版权:
Damian Peach, Jose J. Chambo
说明: 由泛星望远镜在2016年9月7日发现的泛星彗星C/2016 R2,目前大约距离太阳24光分(3
AU),在地球天空中,正好扫掠过金牛座背景恒星的前方。这个从太阳系遥远欧特云入境的访客,拥有美丽、结构复杂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的泛蓝离子尾。这颗彗星虽然太阳还相当远,不过却已经有发展得很完整的壮观离子尾。而彗星之内含量异常丰富的电离化一氧化碳(CO
),在越来越强烈的阳光中受到激发荧荧发光,成为彗星带着美丽泛蓝色泽的主因。上面这幅此蓝色彗星的彩色影像,结合了1月7日那晚由不同望远镜所拍摄的数据。当时,这颗彗星位在金牛座V形毕宿星团的顶点,影像左下角的晕光则是来自亮星毕宿四。(Comet
PanSTARRS 泛星彗星;Gamma Tauri 毕宿四)
2018 年 1 月 13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cQSvjRXxMq5ES4Qy2Ll6z9dSE7nh4PB85snqeIDM8sDNmmwzOKemfA/0?wx_fmt=jpeg
火箭发射与回收
影像提供与版权:
John Kraus
说明: 这幅由三张照片组合成成的夜空影像,呈现1月7日一部猎鹰9号火箭,从地球的太空海岸发射及第一级火箭降落的景观。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之后,曳着明亮迹线的火箭从左侧出发,划出了发射升空的初段轨迹。弧线顶端附近的向上钩痕,标示了第一级火箭点燃"回程推进",也钩勒出回程迹线的起点。在此同时,分离后的第二级继续向轨道推进。火箭发射弧上方的明亮光痕,则是透视效应下所见的第一级返回减速,并向卡纳维尔角降落的景象。影像中央下方地平线附近的光痕,则是发射后8分钟左右,第一级火箭进行17秒减速推进,最后成功垂直降落在第一降落区。在照片的长曝光期间,随着地球自转,背景恒星在夜空中曳出短短的迹线。
2018 年 1 月 14 日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mxmOTdibzRhpx75yaNzuQ9eqtMl8QTmpmiaXHzn31yicV1uaRPfCE23dTJ6GLUDW33VEjGGhhCLfmXA5mcmtVDibA/0?wx_fmt=jpeg
三个星系与一颗彗星
影像提供与版权:
Miloslav Druckmuller (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说明: 在这幅壮丽的夜空影像里,散布在南天银河里的弥漫星光和暗星云,悬在地平线上方,斜贯过这片壮丽的夜空景像。这幅动人拼接影像的张角宽达100度,前景则是位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崎岖地貌。除了呈现我们身为银河系圈内人所见的光景之外,影像也记录了我们作为圈外人所看到的大和小麦哲伦星系,这二个银河系不规则伴星系的身影。此外,影像也捕捉带着宽广彗尾和明亮彗发的2007年大彗星──麦克诺彗星。
由星友空间网从成大物理分站繁体镜像翻译,感谢星友空间网的翻译。
新年大礼!我们翻译的2018流星雨日历中文版被国际流星组织正式使用
http://www.imo.net/resources/calendar/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获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请关注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天文在线
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1mxmOTdibzRia4u8BsdxbG7zBpU46iaOciczRvab8JIibxIDI7Ot5J1AoicLn7u64T7a8iamGgD6sZ9R2iadibgkgcpsY3A/0?wx_fmt=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