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矮行星(别称中行星、准行星、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级质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卫星的太阳系天体。也就是说,它是直接环绕着太阳,并且自身的重力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通常是球体),但未能清除邻近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和物质。
1号小行星:谷神星
天字第一号小行星--谷神星(Ceres),绕太阳的轨道周期约为1.7年,自转周期约9.1小时,距离太阳约2.767AU,属于C型小行星,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直径高达930公里左右;它「最大小行星」的荣耀,一直到2000年左右,天文学家在冥王星轨道以外的地方发现了「夸奥尔」小行星(直径约1500左右)之后,才被夺去桂冠。
谷神星发现于1801年1月1日,由当时非常著名的义大利科学家兼哲学家皮亚杰(Giuseppe
Piazzi)发现。当时受到天文学家疯狂搜寻行星的影响,发现当时还以为是一颗彗星,后来确认他没有彗星的特征(模糊的彗发、彗尾等),而且从它的轨道明显位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约2.8AU的轨道距离上,与提铁斯-波德定律(Titius-Bode's
law)预测此处应有一颗小行星相符,因此震惊许多科学家,以为发现了新行星;结果计算其质量与体积之后,发现它实在太小了,因此后来便将之归类于「小行星(asteroid或planetoid)」。皮亚杰将之命名为「Ceres」,为义大利西西里岛的神祇--谷神。
谷神星在2006年冥王星被从行星家族踢出,改分类到矮行星,在此同时,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也将阋神星和谷神星同列为矮行星,后来又增加了鸟神星和妊神星。目前矮行星家族中,谷神星是唯一位在小行星带的矮行星,其余的都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古柏带中。
冥王星与卫星凯伦的共同质心在何处?
冥王星质量约1.25×10
凯伦质量为1.62×10
有了这些资料,很容易可以算出冥王和凯伦整个系统的共同质心位置,距离冥王星本身的质心为
19,600×(1.62×1021)/(1.25×1022 1.62×1021)≒2,250公里
或
因此它们的共同质心是在冥王星与凯伦之间的空间中。
相较之下,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0.012倍,月球半径约为1,738公里,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8公里,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公里,则地月系统的质心位于距离地球质心
384,401×0.012/(1 0.012)≒4,558公里
换言之,地月系统的质心位在地球表面以下(6,378-4,558)=1,820公里之处,是在地球内部,而非地月之间的空间中。
以上其他相关参数请参考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factsheet/plutofact.html。
冥王星在近日点时看到的太阳有多亮?
约相当于-20 等。在地球上满月的亮度约为-18 等,-20 等比-18 等还亮六倍,所以在冥王星看到的太阳是一颗非常非常亮的星点。
以上问答信息均来自台北网络天文馆天文FAQ,由@南充天文在线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