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8-07-06
今日读经:诗篇107/110篇
《求胜敌人》
诗篇第一百零七篇
穷则呼天(一0七1~43)
本篇诗与上两篇关系甚密切,自成一组。一0五篇述说神的慈爱,使选民承受地业;一0六篇述选民悖逆、失去地业而分散各地;本篇称颂主恩,把选民从客居地救回来。这代表了三个时期:得地为业时期、被掳时期与归回时期。
诗的结构相当工整,一共用了四个比方形容神之拯救。每一比方都是同样格式:①受苦,②哀求,③拯救,④称颂。有点像士师记的格式。故不单可解作以色列流亡异国的归回,也可用在一般生活中受苦蒙拯救的过程。
.宣召(1~3)──呼唤人称颂主。蒙救赎者更当如此做(2),因为他们遇苦难向神呼求时,神就开恩帮助,所以人对主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生活的幸福。
.第一比方:迷途者得光(4~9)──没有目标方向的人生,就像在沙漠中没有可循的路一样。他们最终从寂寞、苦闷之中哀求而被神带领走“直路”(7),饥渴慕义者必找到人生方向(9)。
.第二比方:受奴役者得自由(10~16)──人违背神,藐视真理,不肯顺服慈爱主之统治,结果是作了罪的奴仆(10~11)。痛苦引导人亲近神而蒙救,只有祂才有能力释放人得自由(16)。
.第三比方:疾病得治(17~22)──因着人的愚昧,痴恋罪孽(17),又讨厌天粮(神的道,18节),于是属灵上表现得营养不良,疾病祸患接二连三。有罪者当然难免此遭遇,但亦要提醒他们珍惜回头的机会。人悔改,主就“发命”(用真道)医治(20)。
.第四比方:风浪中得平安(23~43)──人每天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挣扎,有时爬得高、有时跌得低(26)、有时大祸临头,不眠不休地努力也无计可施(27)。但主是和平之君,可平静风浪(29),也可改变时势(33~41)。我们应当赞扬祂、见证祂(32)。
思想:人生会一帆风顺吗?神可以令我们毫无烦恼地生活吗?若我真能心想事成,会有什么不良结果吗?──《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一百零八篇
求主助战(一0八1~13)
本诗由两篇诗合成。1~5节来自五十七7~11;6~13节来自六十5~12。该两篇诗皆大卫作品,所以本诗也写明出于大卫,大概在被掳归回后被人编辑而成。因为在巴比伦之时,他们挂琴罢唱,怎可能在异地唱锡安的歌(参一三七篇)呢?现在既已归来,琴瑟当“醒起”。编者引用前段,由个人赞美开始(我字),后段改作为团体之代求。编者显然采旧作以针对新的需要,有些词句非常宝贵,值得一用再用。谁说唱过的歌不可再唱?日日重复背着同样的字眼当然枯燥,但能作适当鼓励用的词句,何妨不一用再用?
.首先个人向主赞美(1~5)──要有坚定的心志,不左摇右摆,并用自己最荣耀部分(“口”原文作荣耀)、或智慧、或口舌、或音乐技能来颂扬祂(1)。并且不满足只有自己的声音,还当加上乐器(2),自己更要早起表示真心热切。神的荣耀大得超过言词(4~5)所能表达,故不应只限于在本地本族中颂唱。
.引用主的应许来代全体的荣辱得失祈求(6~12)──指出代求对像是主所爱的(6),在这紧急情况务请用最有力、最有技巧之右手拯救。并且用主的应许来加强求讨的力量(7~10),因主的应许是指着祂的圣洁作保证。环绕耶路撒冷周围的地土都属祂的主权范围(“抛鞋”是指主人抛鞋给奴仆清洁之习惯)。连有着天然地势保护的以东山寨,主也必可以手到擒来(10)。所以,主只要不丢弃祂的百姓,一定比寻求任何人的帮助更好。只有主的帮助才可保证成功(12)。
.鼓励全会众倚靠神(13)──倚靠神是我们的秘诀,真正成事的是神自己。我们可以谋事、作事,但成事在乎神。有了祂,我们才能做出超过自己能力(大能)的事。
思想:属灵争战之成与败全在乎学识、技巧、时势、资源、人口、抑或另有更重要的因素呢?──《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一百零九篇
求主伸冤(一0九1~31)
① 我们今天的观点因十字架而改变。大卫的时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每一位公正审判官应该执行的事。
② 大卫本身对仇敌态度是以善报恶的,他曾两次放过扫罗。本篇4~5节却指出仇敌对他以恶报善,以恨报爱。
③ 大卫并没有自己伸冤,只不过在神面前伸诉而已。
④ 勿忘记神是圣洁的,绝不会放过恶人。大卫是站在神公义的立场来说这话的。
⑤ 主耶稣也说:“卖人子的有祸了,不生在世上倒好。”这是针对犹大与同类的人说的。并非恶意咒诅,乃指出他们要自食其果。
.伸诉自己苦况(1~5)──敌人以言语、行动来攻击善待过他们的大卫,简直是以恨报爱。但大卫却专心祷告,多美妙的意境。
.愿恶人得报应(6~20)──这一段咒诅的对象,忽然变成单数的“他”,乃是特别针对一位最大的对头而说的。这一段话今日作为基督徒的都不会赞同,但当日却是一位受压迫的心灵求取公道的呼声。他本有力量自己报仇,却求主伸冤。“对头”原意是控告者,古时是站在被告右边控告的。
.向神求恩(21~31)──他向主祷告的根据,并非自己有什么功劳德行,乃是靠神的名与祂的慈爱(21、26),并且盼望仇敌知道他的遭遇,也是神所掌管的(27)。
思想:为什么大卫的对头扫罗沙场被杀之后,大卫哀恸,写挽歌,要为他报仇(撒下一);而在在本篇中大卫却咒诅他的对头?──《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一百一十篇
基督与教会(一一0 1~7)
主耶稣曾经引用本诗来证明祂弥赛亚的身份。本诗虽然只有短短七节,但新约作者曾引用超过20次之多,因为这诗是完全指着主耶稣说的。犹太学者由于不接受新约,不相信主耶稣,解释本诗之时就遇到许多困扰,因为以色列历代君王没有将君王与祭司两职集于一身。“耶和华对我主说”很难解释,于是勉强把“我主”说成大卫王,又要把“大卫的诗”改成“给大卫的诗”。其实“我主”就是弥赛亚,这样的解释既浅白易明,充分看见作者是得到圣灵启示才写出本诗。本诗预言新约的三个时期:
.主升天,教会被设立(1~2)──大卫在灵里听见三位一体的神谈话。圣父对圣子说话,预指基督复活升天,坐在父右边;并预示圣灵降临,能力的杖从锡安(教会)伸出。大卫时代相信这位独一真神,不过,他仍在灵里将神分成不同之位格。在希伯来文中看不见主“坐下”为何意,但从新约及七十士希腊文译本就看见祂乃坐上宝座,但非休息之坐。祂升天,并非完工休息,乃在领教会得胜仇敌。
.主在高天圣所,教会在地上过行军的日子(3~4)──主为元帅,带领其子民行军作战。祂子民的特色:①甘心乐意牺牲自己,②以圣洁行为为装饰,③不断增加;多如清晨甘露。主耶稣则在高天圣所照麦基洗德等次(不是亚伦的等次,并非生而为祭司)作祭司,由父神之指派,无年期限制,且集君王与祭司于一身(麦基洗德又叫撒冷王,即平安王)。由永恒的父神讲出,已成定局,何况“发誓”又“决不后悔”,此事无法更改。
.将来主再降临的日子,教会必得胜(5~7)──祂“发怒的日子”,必彻底消灭仇敌(仇敌的头是单数,指撒但的头)。祂必急促制敌得胜。喝路旁水表示不扎营吃喝,只顺道急速喝水上道。
思想:今日我们在世上行军作战时(3),根据本诗,我们的军装应该是怎样的呢?──《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