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8-07-03
今日读经:诗篇95/100篇
《敬拜我神》
诗篇第九十五篇
心灵诚实(九十五1~11)
崇拜不单是外面的礼仪,更重要的是心灵诚实的敬拜。本篇诗分开前后两段,以“来啊”这个邀请分段,前段着重歌颂敬拜,后段着重内心省察;前段指出神之伟大,后段指出人之软弱。
.来啊,向祂歌唱(1~5)──当然催促推动别人敬拜是美事,但自己也当有榜样。所以不单是“来啊”,也是“我们”,意思是大家一同敬拜。不是观赏别人歌唱,乃是我们一起向主歌颂。“欢呼”指出欢乐也是敬拜的特色之一,许多人在敬拜神之时面带愁苦,仿佛没有得着救恩之乐。世人无论在何种大会,政治性或娱乐性,都会高声欢呼;我们有伟大可敬之神,岂不更当用欢乐的声音歌颂祂?主并非只属某地居民所奉的神祇,祂超过所有名为神者,陆地海洋,山峰深谷全属于祂,是祂所创造的,工程、材料全为祂一手所造,当祂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的时候,海水也听命分开。又当主耶稣说:“住了吧,静了吧!”时,汹涌巨浪就立刻平静下来。
.来啊,屈身敬拜(6~11)──崇拜中有不可缺少的部分:让主说话。“听”是顺服之意,问题不在主说话不说话,乃在百姓听从不听从,而且要今天听从。明日会比今日更难到主前,因为明日不属于我们。主施恩与行事方式着重今日,神厌烦当日之百姓,因为他们不晓得主行事的方式。例如我们天性喜以暴易暴,但主要我们以善胜恶。初时不明尚情有可原,何以四十年之久仍不醒悟?难怪主发怒,百姓也得不着救恩所带来的安息、生活的平安(11)。这症结在“心”:“硬心”、“心里迷糊”使他们试探主(9),即是对主的话语存着不信的恶心,不肯信任神的应许,用自己眼光来观察主的作为。我们今日有否试探主?当日米利巴与玛撒事件的特征乃是发怨言,我们有犯此心灵刚硬的罪吗?
思想:罪是头脑问题抑或心灵问题?像皮肤一样之浅抑或在灵魂极处之深?──《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九十六篇
敬拜君王之方式(九十六1~13)
不同的教会有不同的敬拜方式,这篇诗告诉我们敬拜至高君王时应当如何。本诗大概写于大卫王将约柜迎进大卫城的时候,唤起百姓迎接及敬拜真正的君王耶和华神(参代上十六章)。
.唱新歌(1~2)──放下一切忧虑重担,用心灵唱颂新歌,唱欢乐纯洁的诗歌,且是新歌。新歌不一定表示是新写,但要反映祂恩典“每早晨都是新的”之感受。
.传扬祂(3)──这是敬拜的一部分,因世人的心眼都蒙蔽了看不见神的荣耀。敬畏神的人当常常告诉别人神的奇妙,让世人认识祂。
.赞美祂(4~6)──“外邦的神”原文该字在约伯记十三4译为“无用”(Worthless)。偶像充作一地一族之神,都是虚无的,我们所信乃宇宙中独一的神,没有任何赞美会显得太过、太多、太频。“圣所”(6)包括地上和天上的圣所,一切荣美不单彰显于圣所,更全面彰显在主耶稣身上。
.奉献(7~8)──连续三个“归给”耶和华告诉我们,到神面前的人勿忘把祂当得的归给祂。不可空手朝见神(参出二十三15)。作者呼召外邦人进入神的院宇奉献,超脱犹太人之狭窄观念,证明此乃出于神的启示。
.分别为圣(9~10)──敬拜宇宙的君王必须预先准备,不可随随便便而来。因为神是圣洁至高的,且要以公正审判世界。
.欢呼(11~13)──祂的审判(13)并不可怕,对祂子民来说是值得欢乐的事。人为求政局安定不惜移民外国,活在许多不便之中。作者描写物质宇宙与人类社会都因主作王而国泰民安,其实无论主在哪里掌权:家庭、教会、社会、国家,那里就得平安。蒙恩的人,岂可不在敬拜君王之时表示欢喜快乐?
思想:我每次崇拜时,是当作惯性事务,还是每次都是一个经历神的过程呢?──《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九十七篇
再来之王
九十二至九十九篇描述主作王,九十七篇特别指主再来以后的事。
.主再来乃喜事(九十七1~3)──当主作王,全地都会快乐。敬畏祂的人得着应得的赏赐,忠心于祂的人,再不会继续受苦。
.宇宙改变的大事(九十七4~6)──“诸山”代表那些坚固、永久的事物,但却要失色,大地也必被毁。
.众膝跪拜的奇观(九十七7~9)──马太福音二十四30指出地上万族都要哀哭,启示录一7记载耶稣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全地且要下拜。
.当等候祂再来(九十七10~12)──我们要忍耐地等候祂为我们所预备的光明与喜乐,那天要全面清楚地彰显出来。
诗篇第九十八篇
九十八篇形容主回来后,普世要向祂唱全新的诗歌、敬拜祂:
.因祂显明奇妙救恩(九十八1~3)──在痛苦中,许多人以为主忘记了他们,但到那时,人人都会知道主实在记念祂的百姓,因祂的救恩是奇妙的。
.因祂为王(九十八4~6)──“全地”是指所有人都要大声歌颂,也要以不同的乐器歌颂祂。
.因祂为审判的主(九十八7~9)──这欢乐将不断扩散,不止遍及全地人民,且牵涉自然界之乐队都同声演奏。祂第一次降生之时,大自然界也用柔和乐音,藉闪亮的星星及天使轻快之颂唱来表示欢迎;但第二次降临却将有响亮大乐队演奏,因为祂那时要以审判官的身份到来,这是受苦圣徒最大的喜讯。全篇诗没有提及人的名字,没有摩西、大卫,也没有加尔文、卫斯理、葛培理、宋尚节等。所有的明星都消失在太阳光中,只有伟大的主是我们歌颂的对象。
祈祷:求主使我成为一歌唱赞美者,天天以歌声颂赞主的圣名。──《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九十九篇
圣哉大君王(九十九1~9)
从九十二篇开始一共有八篇诗篇论及主为王,这篇是最后一篇。这八篇诗章就像一组和弦一同配合颂赞再来之王。九十九篇所描写的君王是位“圣洁”的君王,可从每一段之结语看出:“祂本为圣”(3、5、9)。圣洁是各种美德之总和,所以圣洁也表现在各种美德之上。
.表现在高超上(1~3)──祂是“大而可畏”(3),“超乎(高过)万民”(2)、“坐在二基路伯上”(1)的神,祂是坐在约柜上施恩座的主。基路伯是武装的天使,守卫伊甸园中的生命树。我们的主高过我们,像天高过地一样。若当日以色列人因为扫罗高人一头而尊敬爱护他,我们的主岂不更当受我们的尊敬与爱护么?
.表现在公平上(4~5)──祂有“能力”带出公平,祂也“喜爱”公平,不像其他君王任意在自私不合理的事上使用权力。而祂“坚立”(设立)公正及“施行”(执行)公平,是立法者也是执行者。公平正义是祂的本性,这位守正不苛的主被称为“我们”的神,是何等之福气。
.表现在人情上(6~9)──祂不单合理,也是合情。不只有威有法,更有恩情。摩西、亚伦、撒母耳这几位伟大的神仆,都曾为整个民族祷告求大事。其中撒母耳一生虽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但圣经特别突出地描写他一生最大的事,乃是敬虔地为百姓祷告。他们几位都是忠心遵守主道的人(7)。第8节指出了“赦免”与“报应”并无冲突矛盾之处。可见“赦免”是犯罪后与神关系正常化之关键,“报应”却是每个罪行必带来之苦果。罪虽蒙赦,苦果却不能不受。我们虽有软弱,但主按情待我们。祂谨守祂的应许,不忽略我们的需要。圣哉大君王!
思想:这世界为何充满不和谐的声音?为何不能同声同心敬奉真神?是否因我们的私心及卑下思想,使我们与圣洁主之标准距离太远?──《新旧约辅读》
诗篇第一百篇
晴空万里(一00 1~5)
多首诗篇的感情是哭泣多于欢欣,但本篇诗却是晴空万里,乐歌遍地。若得着此诗之精神,每一日都变成感恩节日了。本诗很自然地分成两段:1~3节一段;4~5节第二段。每段的开始都是呼召人敬拜主,然后讲出因由。1、2、4三节呼召七种敬拜活动:①向神欢呼、②乐意事奉、③歌唱、④称谢进其门、⑤赞美进其院、⑥感谢、⑦称颂祂名;处处都表现出事主的快乐。喜乐的神岂不应有喜乐的子民来敬拜祂吗?谁都不喜欢用一个面带愁烦,不甘心乐意事奉的仆人。为什么许多教会的敬拜有如举丧一般呢?事奉这词包括敬拜与作工,所以西方教会称敬拜聚会为服事(Service),让我们以心以手来事奉祂。
第3节及第5节讲出七个事奉主之原因:①是祂造的、②属祂的、③是祂的民、④祂草场的羊、⑤祂本为善、⑥慈爱存到永远、⑦信实到万代。诗人说“当晓得”意指认识神是真实敬拜之基础。我们的敬拜应具有智慧和知识,应知敬拜谁及为何敬拜。无知不会产生敬虔,只会产生迷信。当知道祂是神,我们要事奉祂。我们也是祂造的,是属祂的,不单身体灵魂本为祂所造,基督徒更是被祂再造,所以祂有权要求我们事奉祂。造出电视,当然要求播出画像,若只播“雪花”,电视必被废弃。若人没有堕落,仍在完好状态,爱神就必像呼吸一样自然,敬拜主也像吃饭一样平常。但人天性败坏了,所以要经常讲述祂的美德,使我们从而甘心事奉祂。“祂本为善”,谁不愿爱祂?谁要拒绝作最完美者的仆人?祂也是“慈爱”无限的,无法使祂厌倦我们的反覆无常,我们何时回转,祂都接纳。祂“信实”不变,不会改变主意,不会推翻昨天之应许。不践诺言的主对投靠祂的人是一种灾难,谁抛锚会不抛在不动不变的海底而抛在浮动的木头上呢?这篇诗告诉我们,人要以祂为中心,人生才会快乐。
思想:喜乐的生活必须倚靠外面的条件抑或纯靠内在的观念?快乐与情绪或个性有关,抑或可藉理性上正确的思考方法来达到?──《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