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仙境马衔山
刘居荣
马衔山是甘肃陇中黄土塬的最高峰,是临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顶终年积雪,山腰常有白云缭绕,成为这里独有的一大景观,堪称陇中仙境。
http://s16/mw690/001YlgqAzy6PgQJ3JM30f&690
马衔山最高峰海拔3670米,总面积398公顷,山顶如平川,宽约8-10公里,长约40-50公里。马衔山以高山寒带冻土地貌为主,既有冻丘地貌,又有古冰缘遗迹,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植被垂直分布非常明显,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山草甸,盛夏季节可看到山顶白雪飘飘、山腰百花鲜艳、山下绿波荡漾的奇妙景象,可谓“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
http://s4/mw690/001YlgqAzy6PgQLXDpxe3&690
马衔山不仅景色独特,而且历史悠久。《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西至于崆峒,登鸡头,据唐人司马贞《史记索引》:崆峒山在陇西郡,鸡头称鸡头关或鸡头塞,其为崆峒山的要塞,也是崆峒山的别名,既云在陇西郡,而非今平凉之崆峒,因汉平凉属北地郡和安定郡的辖地。依《狄道州志》卷一,“崆峒山在州北一百里,踞马衔山之顶”,“崆峒山,今马衔山”,可见传说中黄帝西巡到达的是马衔山。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又拓展了陇西道。这年秦始皇带领随从西巡,途中经过子午岭直道,经今合水、宁县、泾川、秦安、甘谷、陇西、渭源达于陇西郡治(今狄道)。当时从今渭源到临洮要经过庆坪、窑店、沿陇水(今临洮东峪河)才能到达陇西郡治狄道。相传秦始皇行经渭源时,曾在关山脚下住了一宿,他见此处山青水秀,风光怡人,便命在此处修建一座宫室,并勒石纪念。第二天皇帝一行抵达陇西郡治狄道,在驻跸期间,他出狄道西门观赏了清彻见底,平静北流的洮水和两岸的苍松碧柳,品尝了洮水鲜鱼的美味。此时郡守还特意为始皇帝举行了羌人的踏歌舞蹈、赛牛盛会,羌人首领觐见皇帝并敬献了青稞美酒。秦始皇面对洮水,遥望西疆,踟蹰满志,举杯酹酒,祝告天地,以期君临天下,基业万世。
http://s14/mw690/001YlgqAzy6PgQOBUHX7d&690
次日秦始皇登上东山之巅,北眺崆峒(今马衔山),但见群山起伏,连绵无际;俯瞰洮水如带,阡陌纵横,如茵的坡地上牛羊隐现;当他望见陇水北面蜿蜒起伏的长城时,便想到他的祖上建立陇西郡、修筑长城的伟业,遂欣喜于色,于是郡守说长城之首便在郡城北三十里的地方,便驱车前往,瞻仰了巍峨的三十里墩长城第一燧,当晚驻于狄道城行宫。陇西巡视结束,秦始皇沿洮水北上,越过崆峒山(今马衔山)到今榆中经今安定区、静宁、到北地郡治义渠(今庆阳),再过今平凉镇原返回咸阳。
http://s1/mw690/001YlgqAzy6PgQRRVyU00&690
据《榆中县志》记载:唐代《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序》中称马衔山为“薄寒山”;宋、明称“马御山”;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肃庄王朱
将“马衔山”辟作避暑山庄;清代称“马寒山”,以“寒山积雪”列入临洮主要景观之一;民国年间改称“马衔山”,沿用至今。土塬高峰——临洮马衔山,是甘肃东部黄土塬的最高峰,是临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顶终年积雪,山腰常有白云缭绕,北岭横云,是这里独有的一大景观,是洮阳八景之一。在马衔山,主要有两大自然景点:金龙池和石景峡。
http://s6/mw690/001YlgqAzy6PgQUP3Lf65&690
马衔山景区位于榆中和临洮两个县城的交汇处,榆中县城西南25公里处,从临洮县城30多公里,面积为398公顷。马衔山原名空头山,后以“山有野马数群,土人围之,马皆化为石”传说故事改名马寒山,后又改名为稀薄地山,相传汉武帝西巡时来过此地。马衔山属祁连山余脉马衔山系,主峰海拔3670米,山顶如平川,宽约8至10公里,长约40至50公里,为榆中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
http://s4/mw690/001YlgqAzy6PgQXo15p43&690
马衔山是陇中高原(或称陇西高原)最高山峰。马衔山宽约8至10公里,位于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海拔3670米,走向北西为榆中、临洮2县界山,黄河支流洮河和阿干河、宛川河间的分水岭。地层属前震旦系马衔山群,以各种混合岩为主。片麻岩及片岩次之,为秦祁地轴在陇西出露部分,故早有“陇西古陆”一名。马衔山属祁连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呈岛状山突出在陇西高原之上,上无黄土层而有高山草甸土与草甸植被。山地北坡有马衔山林场,还有兰州至及榆中的柏油公路,并有至马衔山顶的简易公路。
http://s13/mw690/001YlgqAzy6PinxBHPe1c&690
马衔山岭、壑、峦、峰交错,山顶有大、小“涝池”,山腰有清泉两眼,称大、小“金龙池”。 金龙池,位于榆中、临洮二县交界地的马衔山中部山巅两面三刀峰南坡凹陷处,池深五尺有余,池口三尺见方,池水自石下暗道向南约一百多米处流出地面,有人做过实验,从池口抛进核桃、大枣,在出口处等大约半个小时,就会一个不少的流出来,人们争抢食用,很是惬意。池水沿山势流入临洮县改河乡,一直向南入洮河后汇入黄河。金龙池长年结冰,即便在炎夏也是如此。假如你有幸亲临一观:湖面冰光玉亮,四岸枇杷花红,让人叹为观止。而关于这里的传说也很美丽动人!
http://s6/mw690/001YlgqAzy6PinEM8zHe5&690
传说东海龙王的两个女儿要为她们新建的水晶花园添些假山,就牵了王母赐给的两匹玉色宝马到兴隆一带搬运山石。一天,龙女姐妹喝了百果仙子送来的百果露酒一醉不醒,两匹玉马趁机脱缰,兴风作浪,糟踏庄稼,被金炉、香炉弟兄杀死。
龙女姐妹睡了足足七天七夜,醒来后,见山斜在一边,玉马已化成石头。没了坐骑,搬不走山峰,也回不了东海,龙女姐妹趴在石马上哭得昏了过去。
再说金炉和香炉弟兄砍死玉马,要寻路回家,却被团团黑云裹定,识不出路径,总是走不出大山。心里正着急,隐隐听到附近有钟磬作响,一路寻去,来到一口万丈深的石井边上,石井内香雾缭绕,紫霞笼罩,钟磬声就从这里边传出。
金炉早前听人讲过深山里有个“天生井”,里边住着善良的龛谷老仙,可以救人危难。但谁要是亲眼见到老仙,谁就再也回不了家了。此时此刻,金炉弟兄再顾不了许多,便向井中投进一块石头,高声唤道:“天睁眼,地睁眼,龛谷老仙救危难。”
刚唤罢,从石井里飞上来一只白鹤,背上坐着一个白胡子老翁。老翁笑着问道:“谁敲我的天井门呐?”金炉、香炉连忙上前跪告道:“求老仙指路,家在哪一方,路在哪一边?”老翁说:“天无缝,地无门,家在手掌里,路在脚下展。”
说完,他给了金炉弟兄一个葫芦,说:“这葫芦里装的是仙露,能滋润世间万物,拯救一切生灵,快去搭救龙女,到时自有你们的出路。”说完便不见了。
弟兄俩捧着葫芦,来到石马跟前,不见有什么龙女,只有两条小金蛇蜷伏在石上,气息奄奄。金炉犹疑着走上前,将葫芦里的仙露滴到小金蛇口中,不一会,两条金蛇苏醒过来,竟变成了两名女子。她们的脸庞俊得象七月的荷花一样光艳,散发的脂香比八月的丹桂还要馥郁。
龙女姐妹向金炉兄弟施礼致谢救命之恩,金炉和香炉也为自己杀了玉马而赔礼道歉。龙女姐妹见这两个青年谦恭有礼,便向弟兄俩吐露了此行的目的。
金炉和香炉说:“二位姑娘有如此美好的心愿,又有如此神奇的手段,为什么不把这些荒山就地美化一番,而要舍近求远呢?”龙女说:“不是我们不愿意,二位公子有所不知,我们常年居养在水府,在陆地上长期见不到水是要渴死的……”金炉说:“这也没什么难的!”弟兄俩挖了两个坑,灌进宝葫芦的仙露,立时化成了两个美丽的湖,龙女姐妹在湖底建起了漂亮的水晶宫。
从此,龙女姐妹各住一池,可由于她们没有看管好坐骑,致使王母御赐的玉马被杀,王母便冰封了湖面,让她们静修思过。如此,“金龙池”就这样形成了。
http://s13/mw690/001YlgqAzy6PinKWAOgec&690
马衔山风光有四个方面的独特景观。一是高:马衔山海拔为3670米,是陇右黄土高原最高峰。二是寒:马衔山属高寒阴湿地区,无霜期只有80天左右,每年除盛夏(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外,常年皑皑白雪盖顶,榆中八景之一的“寒山积雪”即指此。此景亦是兴隆山风景区的主要借景。三是奇:以及一块块因反复冻胀而斜立的巨石“石海”,在海拔3500米以上既有古冰缘遗迹,又有现代冰缘,在阴关鸟声此起彼伏,时有林麝出没,全然展现一种宁静幽深的原始风貌。是历代甘肃施政官员所看重的养马基地。现留有明肃王“牧马官滩”界碑一座。官滩沟的得名概缘于此。坡和山顶上仍有厚度10米以上的冻土层,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马衔山地貌景物奇特。由于寒冻作用,山顶相对低洼处,冻胀土丘,形态奇异,斜立巨石,如柱如笋。海拔3500米以上,即有古代冰缘遗迹,又有现代冰缘形成。在阴坡和山顶上还有距今3000年左右,厚达10米以上的冻土层,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四是特:马衔山海拔高,水气稀少,空气透明度大,紫外线强烈。每年五月,北坡一簇簇硕大的杜鹃鲜花盛开。入秋以后,南坡黄橙橙的沙棘挂满枝头。
http://s5/mw690/001YlgqAzy6PinNLTM034&690
马衔山四季有景。秋末初冬,山下稍有凉意,山顶已是银装素裹,而山的背阴处雪花层层叠积,寒来暑往终年不化。新春暑夏,蔚蓝的天空,银色的雪峰,翠绿的林海和烂漫的山花相映照,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马衔山上白雪皑皑,银海波澜,山下芳草萋萋,林木森森,既是黄土瀚海中的“绿色岩岛”,又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的“湿润之乡”。每当夏秋之季,满山遍野的羊群形如白云浮动,景色十分美丽壮观。马衔山海拔高,水气稀少,空气透明度大,紫外线强烈。每年五月,北坡一簇簇硕大的杜鹃鲜花盛开。入秋以后,南坡黄橙橙的沙棘挂满枝头。马衔山四季有景。秋末初冬,山下稍有凉意,山顶已是银装素裹,而山的背阴处雪花层层叠积,寒来暑往终年不化。新春暑夏,蔚蓝的天空,银色的雪峰,翠绿的林海和烂漫的山花相映照,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马衔山上白雪皑皑,银海波澜,山下芳草萋萋,林木森森,既是黄土瀚海中的“绿色岩岛”,又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的“湿润之乡”。
http://s7/mw690/001YlgqAzy6PinIh5iKf6&690
马衔山以高山寒带冻土地貌为主要景观特征,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啣山的地貌景物与兴隆山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极为相似。马啣山地貌景物奇特,既有冻丘地貌,又有古冰缘遗迹,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马衔山有草场,自然就有牛羊。印象中只在青藏地区才有的牦牛,在兰州马啣山也看到了,而且居然有只在天祝高原才有的白牦牛在这里也有。要说马啣山神奇,这也是其中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