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2012-06-17 18:11:44)
标签:

gb2312

楷体

a8

京杭大运河

河下

杂谈

分类: 日志摄影

河下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衰。

薄暮的
灯光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颜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沧桑、繁盛的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http://s12/middle/6bbffc0dn79ddaa8310eb&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http://s6/middle/6bbffc0dnc2a8aaba7aa5&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残云如席,卷起这城里城外的烟尘喧哗,澹澹水洗浣过楚州当风的笔触,铺成萧睿眼中、梦里的河下夜景。

http://s3/middle/6bbffc0dnc2a8ad2334b2&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流动的行人,
悠悠荡荡,悠悠逛逛。
http://s10/middle/6bbffc0dnc2a8af1e0f99&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http://s15/middle/6bbffc0dnc2a8b00593de&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这便是
夜景的味道。

http://s4/middle/6bbffc0dnc2a8b11c2a33&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从梁红玉雕像
那头,除尽了喧嚣和浮华,越往回走,喧嚣声就越来越小,越来越清净

http://s14/middle/6bbffc0dnc2a8b22dc75d&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晚饭后散步的行人,身前身后是一张张或苍迈、或风雅、或清新、或世故的脸庞,随意在灯光下徜徉着,脚下一片轻盈。

http://s6/middle/6bbffc0dnc2a8b29be145&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一泓楼内灯火通明,此楼之外,
放映着淡雅宜人的古琴音乐,檀香轻扬,琴声袅袅在中回荡着

http://s2/middle/6bbffc0dnc2a8b303e7b1&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http://s1/middle/6bbffc0dnc2a8b3f87660&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http://s12/middle/6bbffc0dn79ddaba1df5b&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川流不息的行人恬淡惬意自得其乐。

http://s5/middle/6bbffc0dnc2a8b4f844f4&690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TITLE="【夜景河下古镇】——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 />

作为南船北马的交通中枢,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运河经济时代,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成为都市繁华的典范,并称“淮扬苏杭”。
古镇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 河下有五大特色: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山阳医学的发源地),美食重镇(淮扬菜的发源地), 河下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桥梁,都有丰富的传说故事,是全国所有古镇中文化底蕴最为丰富的一个。
明清两代,河下出过55名进士,有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一名,三鼎甲齐全。出举人100多人,博学鸿儒司5人。从官职来讲,有的人任过翰林、侍郎、尚书,御膳房总管、光禄大夫,也有人做过皇帝的老师,其中有一批是当时社会上很有影响的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