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欺骗自己的阿Q精神

(2022-12-14 21:23:09)
标签:

创作


在论证之前先来看个链接,说的是科学研究大脑如何欺骗自己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37241

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大脑中的本能反应区,是在三岁以前就发育完成,人的思维模式只不过是三岁以前的延续。

但成人面临的环境已不再是三岁环境,但大脑还以为是那样,于是错觉就这么产生了。

最直接了当的例子就是你镜子里的你跟真实的你是有一定误差的,证件照可以证明。

而这个机制就产生了很多机会。

譬如广告、图片设计、情绪 、危机、舆论......

人很擅长欺骗自己。

特别是当一个人被外面舆论赞誉时,他很容易产生一种道德感。

他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大义大爱,愿意苦口婆心 劝说别人不要走入歧途。

但这可能只是个人的错觉,人们只会针对自己做不到而你做到了的事情进行赞誉,但这并不代表你做的就是正确的。

正确与做到是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词语。

古人云——三岁看大。孩童时期接触的外界环境以及培养的性格品行,严重的影响后后来的个人行为与发展。

倘若套用上述科学言论,即孩童时期的人接触外界而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长大后基本就是用这个思维模式在世界探索生存。

由此可见,”少年天才“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种欺骗机制只是大脑的运作方式之一,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人的影响巨大。

倘若你一开始就陷入大脑错觉中——自己做事不会成功——大脑接收到这个信息就会不断的加强心理暗示,从而指引你做出反应。

你可能每次攻克难题时都主动放弃,最后做事真的不成功了 ,你会自我安慰——看吧,我都说不行了。

这就是文章所说的精神胜利法

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

拥有阿Q精神的人是一个矛盾体。

看起来保持 乐观,自我调解,实际是一种鸵鸟式的避险方式,是对自己无能的自我麻痹。

更多时候是单方面的宣布胜利,自我安慰,但潜意识仍旧充满挫败与不甘。

精神胜利法在世界很普遍,比如什么虽然他们经济发展的好,但我们比他们minzhu……

注意,这个概念经常与“内心强大”混淆。

真正的乐观,真正的内心强大是不会轻言放弃,甚至是人生没有放弃这个词 ,永远是“如果要达到目的 ,我要怎么 做。”目标远大清晰,内心坚定,方法论多于口号,执行力永远上线。

文章归作者公号正经脸说剧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欺骗自己的阿Q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环境的重要性
后一篇:所谓干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