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指标参考
(2012-09-28 10:00:37)
标签:
中华医界管理学院等级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指标医院质量评价安全临床指标 |
分类: 医疗管理 |
(2012-08-30 14:16:52)
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计算各种质量数据
中国护理之声 李冰
整理,仅供参考!
一、医疗质量概念:
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服务增加人群与个人所期望的健康结果
方面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医疗服务于现有专业实施的移致程度。
医疗质量指标筛选标准
1、 指标是否直接反应或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
2、 是否反应了患者、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3、 指标的变化是否与医疗服务管理直接相关,
4、 改善服务管理能否正面影响该指标的变化。
5、 统计该指标多个数据是否可得
6、 指标所提供信息的价值是否大于收集、统计和报告所付出的成本。
二、传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达标分数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95分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90分
3、特、一级护理合理率≥90%.
90分
4、五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95分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00分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00分
7、护理在职教育理论平均》 80分 80分
8、院内年褥疮发生次数 《1%
9、年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数≤1.
1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1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合格率的计算:
急救管理质量(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5分,其中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急救物品合格件数/急救物品抽查总件数×100%
二、新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涉及的标准:
以下指标的统计,应按每年或每季度比上阶段发生率降低的百分比为质量指标,而非据对的发生率。
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手术病人:
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部位及治疗身份再确认)、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骨折发生率、
人工气道意外脱出、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手术过程异物遗留发生率、
手术室物品标识错误、手卫生合格率
重症病人: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是否根据病情抬高床头等措施。
一般病人管理:
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跌倒、坠床、
压疮评估干预率、身份识别与给药错误发生率、不正常脱管发生率、
误吸发生率、手卫生符合率、特殊用药管理合格率、危急值报告执行率、
不良事件分析管理合格率、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执行率、
导管及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自杀风险干预率及效果、疼痛评估干预率、
院内感染率、静脉外渗率、口腔插管意外拔出率、
管理敏感指标:
护理人员结构、管理流程及效果、各科室护士每日工作时数、
直接护理病人时数 、护士离职率、护士能力分层管理指标
三、2011版医院质量评价与患者安全临床指标体系
一)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
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分子:患者入院前一处或多处(1—4级褥疮)季度
分母:住院患者例数
*自家庭入住时有压疮的
分子:自家中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住院患者例数
*发生院内一级褥疮:
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患者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住院患者例数(季度)
*住院患者发生局部压疮统计
骶尾椎骨处压疮发生率:
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骶尾椎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季度)
分母2:住院总床日数(季度)
如:坐骨处、股骨出隆、根骨、足踝、肩胛、枕骨等
排除:住院日少于5天、皮肤乳癌、围产期、偏瘫截肢、脊柱裂、缺氧性脑瘫等
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住院患者跌倒与原因:
分子:病历中友记录的跌倒例数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住院人日数
*因患者健康状况而造成跌倒比例:
分子:因患者健康状况而造成跌倒事件数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有记录的跌倒数
*因治疗\药物或麻醉反应而造成跌倒
分子: 因治疗\药物或麻醉反应而造成跌倒事件数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有记录的跌倒数
跌倒伤害严重程度:
例:因环境因数而造成跌倒比率\跌倒伤害程度\再次跌倒比例
分子: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程度1级—3级
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有记录的跌倒伤害患者事件数
3.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
4.产伤发生率
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6.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8.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二、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一)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分子:单位时间内24/48小时重返重症监护科例数
分母: 单位时间内重症监护科转出的例数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率千分
ICU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下抬高床头部>30度的日数(每天2次)
**************************************************
X1000
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数
ICU所有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总日数
X 1000
(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
(五)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
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例数
——————————————————X1000
ICU 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日数
(六)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
(七)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APACHE II评分)%
同一危重患者的发生压创人数
————————————— x100
同一危重患者的总人数
(八)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
(九)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单位时间内ICU发生的人工气道脱出总例数
三、美国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2. 病人跌倒伤害发生率(patient falls with injury)
3. 压疮发生率(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4. 儿科疼痛评估/干预/再评估
5. 儿科外周静脉渗漏率(Pediatric IV infusion rate)
6. 精神/生理/性侵犯率 (Psychiatric patient assault rate)
7. 约束使用率(Restraints prevalence)
8. 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
9. 技能组合(Ski
10. 每个病人每天护理时数
11. 注册护士调查 (RN surveys)
12. 注册护士教育与专科培训
13. 护士自主流失率 (Voluntory nurse turnover)
四、现行护理评价指标与护理服务结果和患者利益不存在相关性
如护理文书合格率,
护理文书合格率高并不意味着护理服务结果一定会好,
护理文书只是关于护理观察、处理、效果、症状的临床活动记录,
与护理结果并非呈相关性。
护理服务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而:非计划重复静脉穿刺率、
PICC重复置管率、患者压疮干预率、
患者在医院跌倒及伤害程度、
已挂号患者当日被取消门诊诊疗安排的比例、
护士与病人的比例、护理组织架构的完整性
风险降低率、医院感染程度、护士满意度等。
以下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四、传统护理评价指标不完整:
1、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工作效率指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质量指标,
结构质量指标中护理人力配备指标,国内有标准但并不重视人力配备,
对护理单元内护理人员的能级结构配备要求不明确,
2、缺少重要指标,重症监护
例如,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率、
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后24h、48h、72h内重返重症监护室发生率、
症监护室中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循环系统感染率、
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呼吸系统感染率、
3 现行指标在科学、客观、准确评价质量上存在不足
药物应用、患者安全和感染控制被列为最重要的3个护理项目,
可作为确定护理质量指标的基础。
,如特护床日率等,国际普遍使用的是护理服务利用率:
单元直接护理总时数、每人每天直接护理时数、护士与病人的比例等),就是体现了指标的高量性和高成本性。
主观判断指标:基础护理合格率、病区管理合格率、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怎样才算合格?什么叫抢救成功?这些都需要检查者主观判断。
很难准确反映被评价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
美国99年就删除院内感染率,由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循环系统感染率、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呼吸系统感染率、重症监护室中与使用导尿管或导尿系统相关的泌尿系统感染率和感染控制措施明确有效的指标取而代之。
4 过渡使用“间接指标”评价护理质量
国内护理管理者常常使用工作效率指标[5]如特护床日率、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日、单病种病人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护理质量,使用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护理服务质量,即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可以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使用率,增加病床周转次数和降低平均医疗费用。
5 护理质量控制方法过于老套
国外护理质量评价形式大体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5],主观评价以自评为主,管理者和同事评价为辅;客观评价主要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我国多数医院护理质量评价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组织进行。其质控成员为固定的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容易出现考核偏差,另一方面没有基层护士参与,削弱了护士的自信心,出现应付检查的现象[6]。
由于考核方式多采用事后查,考核时多采用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评定,或根据护士记录评定护理效果,护士把考核视为“负担”,考核时进行突击检查,季查、月查往往流于形式。
质量评价多由质量控制检查组单向检查,存在重检查轻环节控制的现象。
五、JCI采用追踪检查法
我们是否确定了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
这个缺欠与根本原因之间的关系
消除这些根本原因能否防止再次发生
如果再次发生我们用什么老保护患者免受伤害
前一篇:中药熬制常识
后一篇:如何为护士长信息摄取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