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汽车销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规制(转)

(2014-05-17 18:02:03)
标签:

转载

汽车销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规制

 
  一、虚假宣传。主要包括非4S店谎称4S店、汽车装饰虚假宣传、按揭贷款有利息谎称零利息等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例如,消费者为了买得放心和安心,大多注重汽车经销商的规模和实力,偏重于在4S店购车消费。巴城某汽车销售商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夸大宣传,谎称自己的车行是4S店,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大购买意愿。同时,把桃纹塑料板装饰虚假宣传为实木装饰,以表明车辆装潢档次。还有就是汽车销售商与银行联合,通过LED电子显示屏和印刷品广告,虚假宣传汽车按揭实行“零利息”,而消费者在办理按揭手续时需缴纳相应手续费,而手续费金额恰恰与按揭利息额一样多,实质就是变相收取利息。

   二、商业贿赂。部分汽车销售商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机构、担保公司暗中勾结,利用为消费者办理汽车按揭贷款、汽车保险等服务之名,行商业贿赂之实。如某汽车销售商要求消费者到指定的保险经营机构购买商业保险,收取保险公司5%至10%的返利款;受消费者委托办理购车按揭贷款时,收取银行或者金融公司2%至6%的手续费;在担保业务中收取担保公司700至800元的业务费等,形成商业贿赂。

   三、欺诈消费。消费者购车时,商家故意在车价上做出让步,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要求消费者必须消费他们提供的其他产品或服务,以谋取利润。一是捆绑消费。经销商以加装部分设备及装饰为名,要求消费者在支付原车款的同时再附加一笔装潢费用,使消费者在无形中被商家捆绑了购买自由。还有就是商家把汽车售后服务关联产品(如售后服务卡、洗车卡或保险经营机构的商业保险等)与汽车捆绑给消费者,消费者需高价购买经销商提供的该类产品。二是巧立名目收费。商家设置信息费、服务费、车辆出库费、上户抵押费、杂费等让人“眼花缭乱、不明所以”的收费名目,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四、霸王条款。部分汽车经销商或维修商采取格式合同的形式,以免除或者减轻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值得重视。一是扩大“不可抗力”的范围,最为典型的就是“如遇厂方供货、运输原因或不可抗力造成供方无法按时交车,日期顺延,以供方通知为准”。二是故意乱用易混淆名词。经销商将“定金”、“订金”和“预付款”3个词语混用,让消费者对合同履行产生误解。如“依据协议双方车款、车型,如买方违约,卖方将扣除定金作甲方违约金;如卖方违约,则退还买方定金。买方违约,订金由卖方没收。”三是保留合同最终解释权。最广泛的就是“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个霸王条款。四是强行代办服务。如“新车第一年保险须由本公司代理”。五是说明书“说不明”。如“虽然我们已经尽最大可能使本手册的说明完整、内容正确,但对于任何说明有所不尽或语义模糊之处,我们将不负任何责任”。六是非指定厂家保养不享保修服务。如“购车人购得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置于其他经销商展厅或展厅以外展示或销售,否则我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该车丧失保修资格”。

  五、假冒伪劣。这类情况一般出现在汽车维修、保养、增配和装饰过程中,也叫汽车用品后市场。四川巴中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汽车专项执法检查时,先后发现无厂名、厂址、无合格的汽车贴膜、脚垫;发现10多种知名品牌机油、刹车油涉嫌假冒,经商标所有人鉴定属假冒产品。还有就是非原厂产品冒充原厂产品销售和使用;汽车刹车片、减震器等应取得强制认证的产品没有取得强制认证或者冒用他人强制认证标识上市销售等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汽车销售市场的主要法律依据

  1.对汽车销售活动中“虚假宣传”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广告法》第六条、第九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广告管理条例》第五条、第八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第二十四条;《产品质量法》第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商标法》第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二条。

  2.对汽车销售活动中“商业贿赂”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八条、第二十二条。

  3.对汽车销售活动中“欺诈消费”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第八条、第九条;《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

   4.对汽车销售活动中“霸王条款”进行查处的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一百二十七条。《产品质量法》第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商标法》第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二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