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你核对社保对账单 类别项目数字都需读懂

标签:
转载 |
本月底,北京703万参保人员将收到邮寄的社保对账单,每个人参加了几项社保,每项社保缴了多少钱,都在对账单上一览无余。
看类别
“社保”指的不是一个单一险种,而是一个体系,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保险。
不同人群参保、缴费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养老保险会按照你是在职职工、还是非在职职工即“居民”划分,参保时缴纳多少钱是不一样的。
医疗保险则分得更细些,包含按照在职职工的“基本医保”,老人、学生儿童、无业居民的“居民医保”,还有针对农村群体的“新农合”。
所以,看社保对账单时,可以先看最后一栏“人员类别”,核对一下你的“分类”是不是准确的。因为你先要清楚自己属于哪一个类别,参加哪一类人群的保险,才能够核对你参保“扣钱”扣得到底对不对。
看项目
社保对账单,记载的是参保人在北京缴纳的各项社保缴费信息。你可以数一数,你的单位为你上了哪几种社会保险。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完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
今年以前,如果你的户口不在北京,只是工作单位在北京,就不在北京参加生育险。但自今年起,用人单位也必须要给非京籍职工上生育险,即上全“五险”。
以往,社保对账单中不包含医保的缴费信息,参保人可拿医保存折到银行查询。今年的社保对账单中,“五险”信息都有。
看数字
一般来说,北京市统计局每年4月会发布一次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会随之重新核定一次。
不过,只要你的收入没有超出平均工资的3倍,也没有低于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养老、失业按照40%,医疗、生育、工伤按照60%),就应当按你的实际月平均工资交社保,并且应该是税前的所有实际收入。
每个年度4月下旬前,用人单位要为职工申报一次月缴费工资(上一年在该单位的月平均工资),也就是你按照“工资多少钱”的标准来上社保。这一项是你应当重点核对的信息,因为单位有可能少报你的工资,从而“逃”一些社保,也侵害你的合法权益。
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
(保险缴存数额=工资基数×应缴比例)
单位缴存 个人缴存
养老险
失业险
生育险
■
Q
A:单位按规定为职工上的“五险一金”当中,社保就是那“五险”。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都属于“社保”涵盖的范畴。
Q上社保就意味着从工资里扣钱,我必须要上社保吗?
A: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职工社保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上社保。
Q
A:目前北京的各项社保中,对于缴费年限的规定都是按照“累计”算,也就是允许中断,更不会发生一些网友所担心的、中断多久之后前面的缴费年限会“清零”的问题。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在职介、人才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如果医保中断缴费3个月以上,需要再重新登记并连续缴费6个月,才能继续享受医保待遇。
Q
A:按国家和北京的相关规定,养老险累计缴纳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Q
A:根据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养老保险缴费的多少与今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有关。
Q
A:北京下发的“社保卡”目前主要是承载医保就医结算功能,因此时常被误称为“医保卡”。在持卡人就医时,这张卡可用于记录医保就医结算,记录医保待遇。
“社保卡”还容易被误认为是和“医保存折”关联的金融卡。在职工、退休人员手里,都有一个医保存折,作为医保个人账户。该账户里的钱可由用户自己取出来使用,而社保卡则只能用作就诊支付实时报销结算,不具备金融卡功能。
此外,北京在设计社保卡时,也预留了社会保障领域的其他功能,应用范围有望被拓宽到其他领域。
■
社保对账单可做缴费证明
自去年起,社保对账单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可以作为“社保缴费证明”资料,方便参保人办理需要社保缴费证明时的相关手续。
为此,在社保对账单醒目位置处明确标注一行字“可作为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目前,参保缴费证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保缴费证明已经成为住建委、海关等行业审批机构要求个人出示的证明,或用于申办各类资质、资格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