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速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处罚规定

(2011-03-11 12:28:23)
标签:

杂谈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条款对道路行车速度的规定。
        1、《道法》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保持安全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2、《条例》第四十四条  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规定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摩托车应当在最右侧车道行驶。有交通标志标明行驶速度的,按照标明的行驶速度行驶。慢速车道内的机动车超越前车时,可以借用快速车道行驶。
  3、《条例》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4、《条例》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5、《条例》第七十八条  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6、《条例》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7、《条例》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二、对上述条款的有关解读
        机动车行驶速度一般来说分3种:(一)最高时速。最高时速,是指机动车在车况良好、道路平坦、视线良好等理想条件下,车辆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是车辆的重要技术指标。一般来说,最高时速会标注在车辆使用说明手册上。由于受车辆新旧程度、道路拥挤程度、路面状况等客观条件限制,车辆一般情况下不会以最高速度行驶。(二)经济时速。经济时速,是指车辆行驶时油耗最小值时的速度。每款车都有不尽相同的经济时速,低于或高于经济时速行驶油耗都会增加。(三)限制时速。限制时速,是指车辆行驶最高或最低时速的限制。一般来说,所有的道路均有最高时速的限制,而最低时速限制多见于高速公路。
科学地设置各种情况下最高、最低时速,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体现机动车高速灵活的特点,又能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两者之间“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根据道路状况、气候条件、道路类型等因素,相关部门设置了不同道路、不同条件下的最高时速和最低时速限制。对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也应当根据路面状况、天气、车流量以及路面的复杂程度等因素保持安全的车速。
为何对车辆夜间行驶提出降低车速的要求呢?原因如下:一是由于夜间视线幽暗,人的空间观念被破坏,视力大幅下降,仅及白天的50%。这是人体的自身条件要求降低车速;二是虽然夜间车流量减少,一般是白天的30%~10%,但是交通事故总数却和白天相当或略高,重大恶性事故明显高于白天。美国的统计表明,1亿英里夜间死亡人数,在城市比白天高出1.5倍,在郊外公路上要高出2倍。因此,夜间行车应当根据路况、车灯亮度、交通复杂程度、视力等情况降低车速。
        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一般包括窄路、弯路、混合道路、铁路道口、隧道、无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陡坡等,还包括近年来各地交警部门根据事故统计分析找出的事故多发点、路段,车辆行驶至这些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时降低车速,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客观要求。在这些路段,主管部门应当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以提示过往车辆提前降低车速。
        沙尘、冰雹、雨、雪、雾气象条件下,由于能见度降低,驾驶人对远方车辆、行人及其他路面交通情况的准确判断能力下降。另外,冰雹、雨、雪、结冰气象条件下的路面由于有积雪、冰、水覆盖,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摩擦力变小,使制动距离大大延长。例如:车辆以30公里时速行驶在干燥沥青路面和积雪路面、结冰路面的制动距离分别为5.91米、17.72米和35.43米。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上述情况下,要求驾驶人要降低行驶速度。高速公路在遇到上述气象条件时,视情况一般采取全封闭、半封闭以减少事故发生。
        限制行车速度一般采用法律法规规定、标志、地面数字标线、通告等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执勤交警查处超速违章时难度较大,需借用相关设备才能完成,如手持雷达测速仪、自动超速拍摄仪(通过地面线圈检测)、车辆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等。事故处理民警可借助计算制动印长度、车辆碰撞变形等方式估算车辆行驶时速。
三、超速违法行为的危害
        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量的交通事故都是与行车时没有按规定时速行驶有关,超速行驶可以说是“隐形杀手”,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表现尤其突出。其危害表现在:
        一是超速行驶,视力下降,判断不准。驾驶人在行车中的视力称为动视力。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动视力与速度成反比,速度越快,视力下降越多。科学试验表明,当时速达72公里时,视力为1.2的驾驶人,此时会下降到0.7。此外,随着车速增加,驾驶的视认距离也在缩短,当时速为60公里时,视认距离为240米,而80公里时,视认距离减少到160米。车速越快,视野越窄,就是所谓的“隧道形视野”。当时速为40公里时,视野为100度,时速为100公里时,视野仅为40度,这时两边的景物无法看清。
        二是超速行驶,反应距离延长。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眼看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再向肢体传递指令平均需要1秒,这就是所谓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车辆行驶的距离一般称为反应距离。反应距离可用以下的公式表示:S=VT/3.6。公式中:S表示反应距离(单位:米);V表示车辆行驶时速(单位:公里/秒);T表示反映时间(单位:秒)。假如时速为60公里时,反应距离为16.7米;时速为100公里时,反应距离为27.8米。由此可见,车速越快,反应距离越长,危险越大。
        三是超速行驶,制动距离延长。从理论上讲,车辆的制动距离与路面摩擦系数及车速有关系。不同路面,摩擦系数不同,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陡增。
        四是超速行驶,干扰正常车流。超速行驶的车辆必然时刻处于超越正常行驶车辆的状态。每次超车无论是变道还是驶回原车道,都会形成交织点,而每个交织点就是一个交通事故隐患。
        五是超速行驶,加重事故后果。动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同一辆车车速越快,动能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冲击力越大,发生事故碰撞时后果越严重。
四、对超速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1、《道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记六分,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江西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每增加10%的,加处200元罚款,但最高罚款数额不得超过1000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50%以下的,处100元罚款;超过规定时速50%的处1000元罚款;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每增加10%的,加处200元罚款,但最高罚款数额不得超过2000元。
        3、省政府规定:在春运期间对超速50%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一律吊销驾驶证。对营运单位车辆多次超速的,除依法给予处罚外,还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为了保证机动车能够安全、有序地在道路上行驶,规定机动车的安全行驶速度是必要的。尤其机动车在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行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要损失,规定行驶速度尤为重要。这在世界各国也是一个通例。



  本条第一款是关于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的规定。对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各国都是根据自己本国道路等不同情况来决定的。如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城市道路等不同的道路可以规定不同的行驶速度。同时,由于各种车辆的性能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规定不同的行驶速度。如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货运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等。关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我国基本上是采取限制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的做法。根据本款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本款所说的“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是指由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公路以及城市道路右侧设置的限速标志牌规定的最高时速。关于在不同道路机动车行驶的具体最高时速,本条对此没作具体规定。本法公布实施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作具体的规定。如可具体规定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标准、公路和城市道路以及其他道路上的最高时速标准等。对于有限速标志牌的道路,机动车应当在标志牌规定的速度内行驶,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最高时速标准。本款所说的“应当保持安全车速”,是指根据不同车型、车速,后面的车辆与前面的车辆之间应当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行车距离和行车速度,在遇有紧急情况时,可以应付处置而又不至于发生交通事故。前后车辆保持安全车速,有利于及时处理一些紧急情况。



  第二款是关于机动车在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以及遇到恶劣天气时行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机动车在下列情况下,应当降低行驶速度:1、夜间行驶。实践中,有关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车辆在夜间行驶的速度,由于夜晚的光线与白天的光线有很大差别,视距缩短,视物不如白天清楚,所以,驾驶人员在夜间行驶时,应当注意降低行驶速度。2、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这里所说的“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是指由于道路不平或有急转弯、视线不好的街区或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等容易发生或发生过交通事故的路段,已经引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的路段。实践中,这种路段,一般竖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危险路段请慢行”或“事故多发地段”等警示牌。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看到这种警示,应当自觉减速慢行,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3、遇有沙尘、冰雹、下雨下雪、有雾等气象条件或地面有结冰现象时行驶。对于遇到沙尘暴天气、冰雹、下雨、下雪天、大雾天气以及路面结冰时,往往会出现视线不好、路面打滑、能见度很低等不利于行驶的条件,对于出行的驾驶人员,遇到上述情况,必须注意降低行驶速度,保持安全的车距和车速,不要急刹车,不人抢行,不要随意并线和空插车队,文明礼让,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本款规定的“应当降低行驶速度”,应当理解为,车速必须降低到规定的最高时速以下或者正常行驶速度以下,并根据行驶的时间、路段、天气以及路上车辆的多少等条件选择安全行驶速度。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2)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3)小型载客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机动车在特殊条件下行驶速度有哪些限制?

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1)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2)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3)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4)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
(5)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机动车超车时应当注意什么?
机动车超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或者鸣喇叭。在没有道路中心线或者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前车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降低速度、靠右让路。后车应当在确认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后,从前车的左侧超越,在与被超车辆拉开必要的安全距离后,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机动车掉头时应当注意什么?
机动车在有禁止掉头或者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以及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桥梁、急弯、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掉头。机动车在没有禁止掉头或者没有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可以掉头,但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