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见的“互联网 ”身法有哪些?

(2015-06-24 06:54:44)
标签:

杂谈

文:顾嘉

如果我们将现有的案例进行解构,就会发现“互联网 ”其实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奥妙难懂。

1.互联网 商业——解耦

看看我们日常的生活,你会发现在商业世界,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习惯。我们不再去逛商场,而是选择天猫、唯品会;我们不再去新华书店,而是选择当当、亚马逊;我们不再去电器商城,而是选择苏宁、京东……网上商城正在迅速地颠覆着传统零售业。

电商企业将传统商业过程当中的“一手交钱、一首交货”进行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解耦,并将适合触网的部分通过互联网承载,不但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目的。

2.互联网 传媒——个性化定制

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呢?事实上,就连电视机恐怕也不常开了吧。从贝索斯“任性”收购《华盛顿邮报》起,我们似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报纸阅读新闻了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客户端知晓天下事。

互联网将传统媒体代表着的“舆论公权力”进行了解构,“广播式”、“教育式”的宣传不再灵验,取而代之的是高度个人化的传播方式,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就是力证。这不仅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其背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范式。

3.互联网 社交——裂变效应

电影《社交网络》讲述的是马克·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传奇故事。这个小小的网站却带来了全球性网络社交的革命,在2012年就聚集了10亿用户,在2014年更是狂飙到22亿。马克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你可以说他个人的成功有幸运的成分,然而他代表的互联网社交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传统社交遇到传播效率空间的互联网,每个人的社交圈都可以在网络上呈现出更加丰富、有趣的形态,在移动互联网的催化效应下,朋友圈的交叉互动、职场圈的拓展延伸让社会成员不断部落化、再部落化。

除了这些,互联网在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也有诸多值得深思的案例。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互联网是近10年来对我们生产生活改造最彻底的工具,没有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