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坏消息,创业者的六个心法

(2015-06-17 06:53:16)
标签:

杂谈

脱不花 罗辑思维

一个月前的早上六点半,身为罗辑思维CEO,我突然从伟大的朋友圈得知,罗辑思维散伙了。

这事儿当然是无稽之谈。

但我倒是觉得,我们的这次经历对于所有的创业公司来说,或许有几点观察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没有什么阴谋

—— 危机往往随机 ——

很多朋友在提醒我们,这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黑你们?是个阴谋?我们不信。

理由很简单:

在今天这个江湖上,连有意策划的传播,都鲜少成功。更何况是匿名的暗黑传播?

我们推演,事情的本来面目可能是这样的:

某天深夜。

某媒体编辑部。

某实习生。

一整天都没找到劲爆新闻。

无意中搜索到一个一年前的旧闻。于是大喜过望,一键发送,旧闻就当“新”闻就上线了。

唯一的问题是:忘了看事发时间。

无心之失,引发一场连锁传播。

就酱?

就酱。

事情往往真的就是这样。一位私家侦探告诉我,他曾经被很多人委托调查在职场和官场里写匿名信的黑手。但是,他发现,事主怀疑的对象从来都不是真的黑手。黑手总是另有其人,无一例外。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就算你觉得有百分百的把握,也不要去怀疑一个具体的对象。那样,既败坏了心情,没准也冤枉了交情。

还不如干脆就把它视为一场飞来横祸,认了就好。

二、没有什么应该

—— 关于事实你说了不算 ——

消除了阴谋论的猜疑,马上袭上心头的往往就是委屈:事实不是这样的啊。

那又是怎样的呢?难道去怪用户吗?

在这个舆论场中,没有人能定义自己,你只是被定义。

在这个世界上,关于你是什么,你说了从来都不算。

被误解是常态,被准确的理解反而是艰辛努力的结果。

用户呼啸而过,创业者随波沉浮。在没顶前的那个刹那,哪怕喊出一个字的真相并被记住,都是胜利。

这不是个是非问题。这是个能力问题。

谁也别怪。

反求诸己。

三、没有什么运气

—— 交朋友的功夫都在平时 ——

老话说:针大的眼,斗大的风。

一个小伤口导致一个大公司摧枯拉朽般的倒塌,也不罕见。

原因说到底无非就是:平时朋友少,墙倒众人推。

以一次无妄之灾为导火索,引爆的一次舆论潮是渐渐平复,还是快速升级?就看那些大的传播节点,是在帮你善意的解释,还是恶意的助推。

这次罗辑思维“散伙”,确实是“不明真相的群众”随机传播的。而各路用户、媒体朋友、意见领袖,纷纷出手帮我们解释。背后扎一刀的,倒是一个也没有听说。

我们要深情地说一句:谢谢。

我们要窃喜地告慰一声:谁说平时积德没用?

四、没有什么冤枉

—— 手里有喇叭才是王道 ——

罗辑思维在这次“散伙”中尚可算得上淡定,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运营着一个450万订阅用户、每日推送的微信公众号,一个随时可以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

无论是高明的公关手段或者是庞大的传播投放,都无法与自身的媒体性相提并论。

因为误解的总是无关群众,而万万不能动摇的,是自己的用户。

无论离江湖有多远,离用户都需要近了再近。

现在的创业者,居家旅行必备的药箱里,必须有这几样东西——

一个真实的人格载体;

一个可以即时到达用户的沟通渠道;

一群至少有耐心听你解释的忠实用户。

未来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

媒体性,绝不仅仅是市场部的附庸,它是公司稳健经营的必备特质。

五、没有什么坏消息

—— 没消息才是最坏的消息 ——

说坏话也是赏脸。

被谈论就是荣耀。

深谙市场传播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们时隔一个月才来谈论这件事?因为在运营这家公司一周年的时候,我们也恰好需要一次“势能测试”:通过坏消息的影响程度,可以准确判断公司实际所处的位置。

在这个角度上说,坏消息的传播面越大,说明关注度越高。

这是一个无奈的“受虐狂逻辑”。

事后,我和罗胖额手相庆,傲娇自认:我们还是有点影响力的。

一句爱情鸡汤可以说明我们真正害怕的东西——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

六、没有什么应对

—— 重要的只有舞姿 ——

时隔一个月,回头看数据,从这次“散伙”爆发开始,罗辑思维用户的日增长数突然跃升了一个量级,达到每天一万,且至今未衰。

我猜一开始可能有很多陌生用户是出于好奇来关注罗辑思维,但是来了之后发现服务是稳定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不仅谣言不攻自破,反而这些用户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长期用户。

如果前面所说的那位实习生真的存在,不知道是该恕他,还是该谢他。

所以,慌忙应对,未必有用,而且没准自己把好事挡在了门外。

那什么是有用的呢?

不愤怒,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接纳它,然后与它一起舞蹈。

这次,我们的舞姿是这样的——

那天刚好是罗辑思维公司运营一周年的日子。借此“散伙”东风,我们的团队搞了一场欢乐的户外撸串大爬梯。并欣然公决,把每年的5月16日命名为“散伙节”。

与其躺枪一发,不如每年一散。

以合佛法中“苦集灭道”、“因果循环”的妙谛。

取经路上,八戒总喊散伙,猴子光会打怪,贫僧只顾西行。

创业途中,不借一切机会自嗨自嘲,怎么平复那无处诉说的苦闷?怎么消解那通天彻底的孤独涅?

有道是:

每年今日挥泪散伙

吃完抹嘴欢喜重来

横批:谁都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