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开发区说题比赛(获一等奖)

(2012-10-08 23:59:57)
标签:

转载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的题目是2011年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现代文阅读《窗前的母亲》,我的说题分为七个部分:

一、《考纲》引路

《考纲》第二部分阅读要求

     1、试题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3、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二、试题点评

2011年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依然显得朴实简约,试卷模式、题量、分值与前两年的试题相似。这充分体现了我市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并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较为科学的试题格式。

    选文《窗前的母亲》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而且题目类型丰富,所考知识点全面,既有词语的辨析与推敲,又有句子的品位与赏析,既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考点分析

13题考查考生学生词语辨析与推敲能力;

14题考查考生学生对词语与修辞的赏析能力;

15题重在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6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即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以上4题均考查了考生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帮助部分考生估分,我了解到考生答题的情况,具体如下:

学生答题不规范,思路不清晰;

答题时概括不够全面和准确;

缺少答题的技巧与方法指导。

五、应对策略

培养学生答题规范的好习惯,强调答题规范训练。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减少失误。

六、试题研究与拓展

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我对《窗前的母亲》第14题和15题的题型特点及参考答案进行了研究与拓展,确定了两个专题如下:

专题一:语言赏析;

专题二: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专题一:语言赏析;

(一)中考题分析

14题第二小题:

“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11年芜湖市中考题

 参考答案: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1分)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分),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分)

研究结果:修辞类的赏析答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指出是何种修辞;第二,运用这种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第三,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在此基础上我进行拓展:

(二)试题拓展

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选自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萝花盛开时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地,绿绿地。(选自七年级上册《春》)

参考答案: 偷偷地带有拟人色彩,形象的写出了春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语言的赏析不仅仅只从修辞的角度,还可以从句式、音韵、词语、描写方法等方面入手。

3.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答: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

4.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选自八年级下册《春酒》)

参考答案:运用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小时候活泼调皮的个性。

5.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选自八年级上册《老王》)

参考答案:镶嵌一词,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

赏析类的题目还可以以改、删、换的形式来提问,这时,要注意答题技巧。

6.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 ——10年安徽中考题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原句: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答: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7.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删去,好吗?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地,绿绿地。(选自七年级上册《春》)

参考答案:不好。原句中的偷偷地带有拟人色彩,形象写出了春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删去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三)要点归纳:

1、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以改、删、换的形式来提问时,答题时不要忽视前加后缀

3、自选角度赏析的题目,要选易避难,选典型避模糊。

专题二: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中考题分析

15.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2011年芜湖中考题

参考答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研究结果:答这类题目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二)试题拓展

1.下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选自八年级上册《背影》)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开篇点题,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②内容上,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2.指出下列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分)

做了再说,说了再做,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选自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参考答案:这两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过渡

的作用。前一个句子总承上文,对学者闻一多的进行全面概括;后一个句子总起下文,领起了下文对革命家闻一多的的具体叙述。

3.指出下面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选自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内容上,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三)要点归纳:

1、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

2、可以结合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来分析;

3、分点标上序号来表述条理更清晰。

七、命题预测

2012年中考由安徽省统一命题,散文这种体裁还有可能考到,所考知识点可能更多,题型可能更新,我觉得可能要增加开放性的题型(2011年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中无开放性的题型)。

 

对学生来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多研究中考题型及答题技巧,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减少失误。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0

前一篇:2012年10月8日
后一篇:我的小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