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江晖
石江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95
  • 关注人气:1,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台山万年寺

(2012-02-26 22:11:50)
标签:

天台山

万年寺

佛教

寺院

记踪

分类: 浮尘

http://s2/middle/6bb9fab4gb9de9a06b921&690天台山万年寺

    壬辰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师姐、阿川与吾相约去天台山万年寺,带了批毛衣给师父们。八时出发,一路堵车蹒跚。十一点到天台城关镇,午食小憩。进山。云山雾罩,十米不辩形影;山陡路曲,百丈几多波折。谨慎前驱,几欲迷途,午后一时到寺。两臂双抱,一怀藏寺;古杉龙虬,千年茂翠,真佛门圣地也。未及浏览,雨起,稀落叮咛。于是在客堂师父处喫茶语禅。下午随众师父大殿诵扬经课。晚餐。菜蔬三样一汤,清爽淡美,极喜。自盛自添,大饭二碗方止呵呵。饭毕,不想打扰师父们勤修,三人在107客房品香聚聊夜半。午后至夜,雨紧不息,繁珠脆音,缠绵不止。寒气四溢,周遭空灵,天地清旷,高枕无梦。
    三月三日凌晨四时,起。五点至大殿同做早课。钟鼓梵唱,醍醐灌顶;灵机仿佛,欲道忘言。毕。天晓,雨停天阴。早餐后乃携相机一览千古名寺,留影若干。东晋古刹,禅林砥柱;瑞气葱茏,气象不凡。留恋半响,回房取泉装水,与僧道别。回途依旧云涌雾漫,到甬已午。
    仙山佛地,自然水甘味醇;老铁煮茶,不由芳香盈口。书房静坐,不觉忘时,拙笔记踪如此。

 壬辰年二月三日于更一楼青琅轩灯下


http://s5/middle/6bb9fab4gb9dea001e644&690
http://s3/middle/6bb9fab4gb9de9bfe4ba2&690
http://s1/middle/6bb9fab4gb9de9af0a190&690
http://s8/middle/6bb9fab4gb9de9d5801e7&690
http://s4/middle/6bb9fab4gb9de9c8bcdd3&690
http://s10/middle/6bb9fab4gb9de9e42b339&690
http://s12/middle/6bb9fab4gb9de9ed09a0b&690
http://s9/middle/6bb9fab4gb9de9f681348&690
http://s4/middle/6bb9fab4gb9dea09df903&690相关资料:天台山万年禅寺
    天台山万年禅寺位于天台县西北的万年山麓。早在东晋时,高僧昙猷就在此建庵修行。唐太和七年(833),高僧普岸来此创建“平田禅院”,后曾改名为“镇国平田寺”、“福田寺”、“寿昌寺”、“天宁万年寺”、“报恩光孝寺”、“万年寺”。南宋时期,万年寺达到鼎盛,有殿堂寮室四十多处,寺境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其规模列天台山各大寺院之首,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禅宗名刹,曾被列为南宋的“十大名刹”。古人还将“万年(寺)柱”(指殿宇的高大)与国清松、塔头风、华顶雾、高明钟,堪称天台山名胜“五绝”。日本临济宗创始人荣西曾两度来到万年寺求法,他的弟子、日本曹洞宗鼻祖道元也曾来拜师学法,名声大燥。1994年,天台县成立万年寺修复委员会。1997年万年寺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万年寺大殿修建落成开光。现在是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万年寺作为天台山的一大禅寺,法力再转,佛光重现。
    案,荣西大师不仅是日本佛教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同时还将万年山的茶籽和采茶、制茶的技术带入日本,并着《吃茶养生记》,将中国寺庙的吃茶风习和饮茶方法介绍到日本,使饮茶之风先在寺院中流行,然后普及到文人、士大夫,乃至一般百姓,从而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至今许多研究日本茶文化的学者来万年山考察。
    又记,万年寺地处万年山麓,八峰环抱,双涧合流,气象不凡。东、西、北三面,有明月、娑罗、香炉、大舍、铜鱼、藏象、烟霞、应泽等八座山峰环抱,景色清幽。东溪、西溪,如玉带一般绕过寺院左右,至寺前汇合后向南流去。寺前平畴沃野,故名“平田”。从风水学讲,很附合“负阴抱阳”、“瑞气葱茏”的气象。清道光吏部尚书汤金钊楹联“露气春林,月华秋水;晴光淑景,芳草远山”,颇能道出这里幽旷萧远之韵致。明朝的王思任在《天台山记》中,把天台山诸景依次分为十五等,万年寺以“绕肠雄气,满腹古文,郁郁苍苍,扶馀穷北”列第六。清乾隆年间,钱维城向高宗供奉过台山十景图,其中的“万年福海”就是描绘此地的风景。清朝史地学家齐召南在他编着的《天台山方外志要》中,把“八峰绕翠”列入天台十六景之一。作为天台山的一大名刹,它的巍峨殿宇和林深木茂的风景,历来为众多文人骚客所青睐,在他们的诗词文赋中都留下许多赞誉之词。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两度到过万年寺。古代许多着名的文人王士性、王思任、潘耒、齐周华都在他们的游记中对当时的万年寺风貌有生动的描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