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下册背诵篇目及测评
(2020-04-09 09:06:50)分类: 语文教研 |
高一必修下册
一
1.
2.课标文言文背诵选择性必修:《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3.课标文言文背诵选修:《谏逐客书》
4.课标诗词曲背诵:《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
二
《谏太宗十思疏》
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
2.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3.这篇奏章意在劝太宗“_____________
4.文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思的内容是: “
君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认为历代帝王在“取江山”和“守江山”时的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描绘的仁君治理的理想境界是“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则智者尽其谋,
9.
10.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
《阿房宫赋》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阿房宫赋》中,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
8.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
9.《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10.《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同时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的句子是
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4.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5.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6.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 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8. 多于南亩之农夫
9.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六国论》
1.
2.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作者借古讽今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
5.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
7《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9.
10. 《六国论》中形象地描写了六国子孙不珍惜土地,拿地换一夕平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司马谏议书》
1.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王安石的诗文中,“苟且”是因循保守的同义语;而“俗”与“众”则是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本文“____________
7.王安石驳斥司马光“侵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安石转述司马光对他的批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安石举出具体历史实例“_________
10.王安石在反驳司马光的论述中有礼有节,进退有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某知罪矣。”增强了批驳的力度。
答案
1.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3.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5.守前所为而已, 则非某之所敢知
6.
7.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8.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10.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7.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8.曾皙用一副春游图描绘了他的社会理想得到孔子的赞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且知方也
3.
4.
5.
6.
7.
8.
《谏逐客书》
1.《谏逐客书》中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说明秦王取人方面应有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谏逐客书》中善于运用假设论证证明观点。文章在列举了秦国先君借助客卿的力量实现了秦国的强大事实后,使用假设论证,指出假若没有客卿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谏逐客书》中开篇点题,只见阐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
6. 《谏逐客书》中作者列举了太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列子,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
《谏逐客书》中作者概括秦四个先王得以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谏逐客书》中作者罗列出秦王喜爱异国奇珍异宝与音乐后,点出了秦王喜爱的理由,并提出批评的是“_______
9.
《谏逐客书》一文最后,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 《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答案
1.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2.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4.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5.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6.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7.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8.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9.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10.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
1杜甫《登岳阳楼》作者登楼远眺,写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
3杜甫《登岳阳楼》中,抒写作者因国家多灾多难,潸然泪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描写江山壮美的句子“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
6《桂枝香·金陵怀古》借用色彩对比,动静相生的手法并收束上阙写景的诗句是“______
7.《桂枝香·金陵怀古》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引出对历史的感慨,接着化用典故提示亡国悲剧或可重演。
8.《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
9.《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杜牧《泊秦淮》一诗“___________,____
10.
11.
12.
13.
14.
答案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5.
6.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7.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8.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9.
10.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11.应念岭海经年,
12.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14.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