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20-01-10 12:58:43)分类: 语文教研 |
淄博市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A项中“从客观标准来看”是相对于病和贫,“愚”应为主观标准。B项中“都是‘愚’的具体表现”说法错误,原文中认为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C项中“就是”说法绝对,原文中是“如果”。)
2.A(A项中“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3.B(B项“正反对比论证”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没有正反对比)
4.作者以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为例,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2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有说服力。(2分)
5.(1)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3)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各点2分)
6.D(“‘灰心’表明红烛对未来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的理解有误。文中“灰”应该是“烧成灰”的意思)
7.A(“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理解有误)
8.(1)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1分)(2)不能让救人牺牲的小通讯员穿着有破洞的衣服遗憾地离开我们。(1分)(3)她庄严虔诚的行为,表达了对通讯员19岁青春殒落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复杂心理。(2分)(或:她善良、无言的悲伤以及对因借被子撕裂的破洞而产生的歉疚感都可酌情给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9.(1)牺牲自己,照亮世界(或“自我牺牲精神”或“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2)面对黑暗,勇敢抗争(或“驱除黑暗,拯救祖国”或“抗争精神”)。(3)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或“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或“奉献精神”)。(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0.B(从前吴王夫差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11.D(“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2.B( “但没有说服皇帝”不对,从“有惭色”可以看出。)
13.为汉高祖著述国家成败之由,提供治国安邦之策。(3分。)
14.(1)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啊。(或者:不知句读,就向老师学习;不能解疑难,就不请教老师)(重点:“之”字句式没有翻译,扣2分;句读(文句),或,不,小学,大遗,明)(2)江水像这样不停地流,但它们并没有流去;月亮像这样时圆时缺,却终究也没有增减的变化。(逝,斯,而,未,往,盈虚,卒,消长)
参考译文:
陆贾是楚国人,以幕僚宾客的身份随从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等到高祖做了皇帝,中原地区刚刚平定下来,尉他也平定了南越,就在那里称王了。高祖派遣陆贾赐给尉他印章,封他为南越王。陆生到了南越,尉他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陆生。陆生就上前劝尉他说道:“您本是中原地区的人,亲戚、兄弟祖先的坟墓都在河北真定。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原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将要临头了。大汉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因此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的小小南越,在这里称霸一方。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他听罢,立刻站起身来,向陆生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得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了。”陆贾回朝汇报后,刘邦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生在皇帝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高祖就对他大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高帝听完之后,心情不快,脸上露出惭愧的颜色,就对陆生说:“您尝试着替我著书论述秦朝失去天下,我得到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叙说古代各国成功和失败的事情。”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十二篇。
吕后掌握朝政,想封吕家的人为王,可又怕大臣中有人反对,陆贾觉得自己这时无法与吕后争执,于是就声称有病而辞官躲在家里。陆贾有五个儿子,他把出使南越所得到的一口袋珠宝都换成了现钱,共得千金,他把这些钱分给了五个儿子,每个儿子二百金,让他们购置产业。陆贾自己则经常乘着舒适的马车,后面跟着十个能歌善舞、弹琴鼓瑟的艺人和侍者,自己挎着价值百金的宝剑,他对他的儿子们说:“现在我跟你们说好:我到达你们谁家,谁家就供给我的人马吃喝,让我们玩个痛快,每过十天我就换一家。”陆贾最后寿终正寝。
15.C(“自说”为农人说,赊酒说明生活也并非十分富足)
16.通过“喧”“倚”等动词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展现了农人们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一幅动人喜悦、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尽在眼前,这是对未来丰收的期许。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创造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每答出一点得2分。)
17.(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8.A
19.原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突出了我与古园的缘分。(1分)强调了古园对我的影响之大之深,古园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的永恒、饱经风霜的生命价值、历经磨难但不屈服于磨难的精神意义。(或者说看到了时间、窥看心魂、感恩命运)(2分)
20.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是很难言说的;味道是可以感悟的)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
21.“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去掉“塑造和”;“所”字去掉;“不仅”放到“为”前面。
22.苏轼,你是一湾朗月,/把千里婵娟送往人们的心田;/你更是一溪激流,/大浪淘沙,/惊涛拍岸。
雪莱,你是一只云雀,/衔着橄榄枝,唱着欢乐的歌;/你更是一道闪电,/冲破孤云与暗淡,/炽热着激情与赤胆。
23.评分要求:一类卷53—60分,占20%;二类卷48—53分,20%;三类卷42—47分, 30%;四类卷30—41分,五类卷30分以下。以44分为基准分。
缺题目扣2分,称谓不顶格扣1分,无署名、日期扣1分,无日记形式(年月日、天气)扣1分,不符合记叙文特点不得进入一类卷。
范文:
我的读书日记
淄博教研室 王玉强
黎明明老同学:
白驹过隙,岁月长流。几年不见,甚是想念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时空,我辈当何以立之?是做流年的落叶,还是做迎霜的傲梅?
读书日记,就是平常的琐屑,何敢示人?但你想窥探我之读书生涯,我亦“君子坦荡荡”了,但愿能给你借鉴一二。试抄几则,权当笑柄。
在寂静里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躺在床上,在读陈更的《几生修得到梅花》。陈更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我迷恋她,一者为她是北大工科博士,二者为她的诗意。我特意从书店购得此书。陈更说很少逛街,从不追剧,闲暇时间全都用来看书。她说:“我们在日常必需的东西之外,还要有一点儿无用的东西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故假期她与《浮生一日》《中庸证释》《二十四诗品导读》为伴。
真佩服陶弘景的诗——“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读书,就是那朵白云吧,它会让我走近诗意。
难得的假期,去登泰山。回来后,总觉得要写点札记。于是打开《贾平凹散文》,看《进山东》,他是如何写泰山的?他写到:
“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我站在北拱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我抚摸着北拱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如蚁”我辈,配登泰山吗?杜甫未登泰山,有名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泰山,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难道说,登泰山不是目的,在心中有一个“冲天的惊叹号”才是目的?
周日的夜晚,也有星辰了,难得。完成老师的作业,读《乡土中国》。为之作几句诗吧:巍峨高峰平地起,深邃底层寻秩序;乡土中国何浩瀚?一居一群大格局。
我在问自己:向费孝通学习什么?费老一生著述颇丰,核心就是“调查”。为何他29岁就著述《江村经济》?为何他深陷“虎阱”失去爱妻,还矢志不渝?为何拄着双拐还进行田野调查?为何被打成右派还坚持真理?这就是精神。费老曾反复讲的:“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我的感悟:欲成大事者先作于小,先作于细吧。
我的几则日记能给你启发吗?最后抄一句三毛的话给你吧:“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祝愿你一切都好,也把你的读书日记发我几则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