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一等作文  心守瓜豆,不辨其藤

(2017-01-31 10:35:30)
分类: 作文
考场作文两篇

 

心守瓜豆,不辨其藤

 

种下瓜豆,便只愿细心呵护,育其成长,以求有所收获。纵使他们藤须缠绕,无法分辨又何妨。何必为此迷茫?我们最终所要的仅是瓜豆。人生便也是如此,我们只需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不必为无关的缠绕所伤神,只是为自己的方向而奋斗。

也许是这个社会太过嘈杂,人们总是会在前行的路上,被无关于自己的藤须所束缚,忘了自己最初的使命。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坚定我们的初衷,昂首向前。

明确自己的道路,便只顾风雨兼程,哪管室外之物,如此行之,便终有收获。当阎连科成为首获卡夫卡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时,他并不为之意外或有所动摇,他表示,获奖仅是瞬间之事,而创作则是永久的道路,他仅一颗平淡之心对待,而不会就此放下写作,专注于身外的奖项。那些奖项便如分人精力的缠绕藤须,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纵使它们如何纠缠错综,他们也无须去关注。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写作,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以遗后人,留下精神上的财富。阎连科便是如此之人,他已明确了自己的道路,便只顾专心于此,纵使奖项堆叠,也不是他的目标和终点,他只需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一来无愧于自己,二来留下精神财富以遗世人,便是人生真正的收获。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如此,我们才更要明确自己的道路,从此只顾风雨兼程。

若为藤须而分神,努力分辨,将其扯断,瓜豆便会不在。社会上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者不去钻研著书,而去遍跑全国,高谈阔论;运动员不去努力训练而是成为众多广告、访谈上的常客;演员不去演戏而是只顾在红毯上花枝招展。上述之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身份,我相信,他们在最初的心中有着自己的道路,但他们却为名利的藤须而分神,只顾去分辨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种下的,而自己最终想要收获的也是。若为藤须之分辨所累将其用力扯断,瓜豆将会何在?自己的人生方向将会何在?尽管社会嘈杂,但真理不会改变,受人敬仰之人绝不会是三心二意不辨方向之人。受人敬仰的学者会是两袖清风、一双布鞋的李小文院士那样的人;受人敬仰的运动员会是那些专注于训练为梦想而拼搏之人;受人敬仰的演员会是陈道明那样红毯不常见而影片给人震撼的人,而那些忘了自己是要得瓜豆之人,终会因自己的不明确而感到遗憾与虚无。

人生道路并非须繁花装饰才得以美丽。人生道路的美不在于外,而是在于选择它的人有颗坚定而明确的内心。我们要时刻明确自己的方向与道路,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不为他物分神便得以无负于自己。既然心守瓜豆,又何须去辨那藤须!

 

[简评]本文以立意精确、文脉通畅、时代感突出而胜出。开篇由材料生发出一问一答,何必为此迷茫?我们最终所要的仅是瓜豆,为文章核心观点不必为无关的缠绕所伤神,只是为自己的方向而奋斗的提出做好铺垫,显示出作者良好审题立意能力。例证方面则是点面结合、正反结合、详略结合,显示出作者突出的谋篇布局水平。点上的例子、详细的例子用的是作家阎连科的创作经历与追求,夹叙夹议,文化气息浓郁,形成了深度论证观点的浑厚力度;面上的例子、粗略的例子则用的是学术方面的学者、体育方面的运动员和艺术方面的演员,且在论述中又形成了正反对比,不光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且大有妍媸毕现、力矫时弊的功效,达成了多角度论述观点的论证广度。读罢全篇,感觉作者是位关心时事,且能慧心领略时代风光的有心人。
  另外,本文语言也富有特色。一是有关学者、运动员和演员的叙述形成了具有冲击力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且感情褒贬色彩突出;二是三处反问句式的采用,让行文富有变化,且增强了语言表现力。三是行文语言既整饬,又灵活,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探究:路漫巧求索

 

文中小孩为了分辨清丝瓜藤与肉豆须的不同而把自己家中的丝瓜与肉豆茎叶扯断,这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让其分辨了两者的不同。父亲认为这种行为可笑,他只看到了丝瓜与肉豆的食用价值,而对于孩子探究事物的过程与本质视而不见。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精神,无疑与家长代表的求实保守精神形成了交锋。

探究是勇于质疑,敢于实践的表现。孩子刨根问底,对事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这是孩子们具备创新意识的前提与基础。他们不会禁锢于先人的理论,他们会亲手去做。科学家们从小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故事让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尽管,我们受先人伟人故事滋养,但我们大胆动手的意识大多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削弱。这正是父亲看儿子行为可笑的体现。我们的求实心理,我们对于事物的逐渐麻木保守成为了我们动手去做的最大敌人。父亲的探究精神可能还在,但只仅仅局限于他所从事的工作或只能应付的事物中。吃的东西,你管他根与茎的关系干甚!甚至他可能对丝瓜与肉豆丝损坏而懊恼。我们随着所谓生活经验,教育知识的增加,思维一再被模式化、固定化,缺少了对细微事物探索的热情,孩子们思维还未被程序化的生活束缚,孩子们还能够探求自己所爱所想的事物。

我们都在谈外国教育优越之处。诚然,他们不拘一格、自由探索的精神的确要比如今中国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要强一些。我们盛产金牌选手,却难产诺贝尔巨匠。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应试教育当道的教育能反射出如今社会功利、僵化的思想欲求。但是,时代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进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虽举步维艰,但也令人欣喜:国家层面开始高度重视实践探索,这可能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转向标。

因此,我们保护孩子们那些还未被僵化、束缚的纯真的心,刨根问底的精神,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更需要千家万家家长的关怀与指导。当我们的后代再问起我们丝瓜藤与肉豆须的区别时,我们应当带着他们去菜地,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分辨好两者的不同,这是时代的责任。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开拓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简评]这是一篇颇显思维含量和语言功底的文章。本文作者在高考考场上以极其清醒头脑,缜密思维,平实有味的语言表达了对高考作文材料的理解,在题目中就旗帜鲜明亮出了核心观点——探究:路漫巧求索。行文则在对比中展现出了作者严谨的论证思路,先是展现孩子与父亲言行的对比,充分肯定了孩子的探究与实践精神;再是拿先人伟人乐于探索实践故事与我们在成长中逐渐削弱探索精神的经历对比,指出孩子积极探索思维与行为的难能可贵;又举出外国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对比,深度揭示出国内素质教育滞后的历史原因和传统根由;最后水到渠成回扣到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开拓创新的论述主旨上来,以屈原《离骚》的名句结束全篇,结尾铿锵有力。形成了起则平直,承则舂容,转则变化,合则渊水的严谨议论结构范式。
    
本文一鼓双敲,论证如析薪破竹,逐层析因,鞭辟入里,语言凝练顺畅,在有所批判的底色上添加一些建设性的论述,使得行文富有辩证性和变化感,大有行当其所行,止当其所止的意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