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门第》
——电视剧《门第》观后
王玉强
不瞒你说,我是很少看电视连续剧的,总觉得在浪费时间,而今我却着迷了。我已经看了四遍电视剧《门第》了,主要是觉得于明加演得太好了。青春,大方,美丽,智慧,知性,善良,不失大家闺秀,又纯朴和蔼,真是又一颗明星。并且我查了资料,又看了她主演的《雾都》,按照《门第》中罗小贝的话说:真是挺好的。
我对《门第》的认识也是随着欣赏遍数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遍看呢,总觉得于明加好,什么都好,说话,行事,一切都好。而何春生呢?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觉得他很过分。特别是结尾,我觉得导演纯粹是乱弹琴,怎么让小贝去捐肾,也太突然了,不可理解。
第二遍,我就觉得罗小贝纯真,大度,有风姿,极好。再看何春生呢,也耐看了,有毛病,但明显有英雄情结了,他去管闲事,是英雄情结;他去替如意报仇是英雄情结;他在关键时刻帮小丁,也是英雄情结;他为了帮罗家开店,重振旗鼓,亦是英雄情结。于是就理解何春生了。
而第三遍呢,我在欣赏罗小贝的同时,也在思考。罗小贝有错吗?错在哪里?我明白了,罗小贝就是在婚后没有给何春生一个温馨、温暖、温情的空间,仅仅是物质上的,没有精神上的。两个人往往吵架,没有交流,没有交心,没有关怀与抚慰,没有听春生的诉说。于是裂痕就越来越大。
第四遍呢,我理解了为何何春生要救丁小曼了,就是他身上留着他父亲何平的血了。一种英雄的行为站了上风。我于是想起了何妈妈在开头教育两个孩子的话:要当英雄。要当英雄,就不要当逃兵,就要去奉献,于是这种思想也瞬间感染了罗小贝,她也学着何春生的行动,对小曼捐肾了。当然这个结尾是太唐突了,有些急,没有起码的情感诉说,没有春生对小贝的关爱交代,没有真正把罗小贝的,包括何春生的境界表现出来。
我再想具体分析一下人物吧:
罗小贝,真是演绝了,于明加演得真好,如果是别的演员,我想不会演得这样出色。我第一遍看,就被她打动了,处处得体,处处雅致,处处动人,之所以我看了四遍,就是因为罗小贝,因为于明加。高贵,高尚,高雅;大方,大度,大气;纯粹,纯洁,纯真等等。特别是罗小贝的饰者于明加的笑啊,小小的酒窝,纯纯的笑靥,天真的眼睛,合拢的嘴唇成了一条线,她笑起来就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而她的哭呢?我第一遍看时,总觉得全部《门第》几乎罗小贝都在哭,有点伤心。她的哭,是真哭,是从内心深处哭。但我要说,导演设计的哭场确实有点多了。我觉得一部真正的作品,要有张有弛的。要哭,也要笑;要有崎岖,也要有平缓,不要光让人沉浸在悲情里。罗小贝,是这部作品的核心,正因为有了她,这部作品成功了。
开始我也不理解为何要让小贝捐肾?捐肾是这样轻率的吗?作品在宣扬什么?真的捐肾没有后遗症?我还要说,结尾这样处理可以,但太仓促了,太不近人情了,太想完美了。最后罗小贝那么在乎丁小曼的存在,几乎离婚,为何要让小贝转弯360度,去给丁小曼捐肾?确实有点不被人理解。按照罗小贝的话说:不可理喻。
我也在思考,罗小贝到底错在哪里?是没有欣赏春生,没有记住春生对自己的好,对别人的好?没有好好欣赏确实是问题之一。结婚后就是一味地迁就,一味地善良,没有给春生指出一条道路。就是一味地花钱,认为是最好的。当春生为罗家打架,没有安慰,没有同情,只是埋怨不理智,怨他自己。当春生没有了工作,没有关心体贴,只是说慢慢找,没有援之以手;当看到小丁与春生在海边游泳的照片,也没有及时的制止,仅仅是迁就。所以何妈妈说,一个女人太善良,是会吃亏的。是既要善良,又要关怀,又要体贴,又要情趣盎然才好。确实,两人结婚后,没有了婚前的情趣,没有了婚前的浪漫。没有像小丁一样的慰藉,有的只是钱,只是对自己好,而你对另一半好了吗?但,于明加确实是把自己的演绎才能,天分,才气,功夫,舒展得入木三分,至臻至纯,令人难以忘怀。
何春生,我觉得和罗小贝比起来要次之了。佟大为是一表人才,但他的演技不如于明加。我觉得好像他长了一张娃娃脸,仅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的,他的眼睛也特别小,也看不出他的一些变化。他的特点就是用声音传递,要么声音细腻;要么声音怒吼;要么涨红了脸。实际上,何春生是残害丁小曼婚姻的最大祸首。为何?因为他与丁小曼藕断丝连。尽管小丁是对他有想法,穷追猛打。但一切都是小丁的原因吗?春生呢?自己受委屈的时候,就找一个人来排遣,就有意无意地接近了丁小曼。当我们看到人家与大周谈对象的时候,你何春生为何还要接近丁小曼,让她又萌生了念头?何妈妈最后不答应小丁去包子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而春生没有这样做,所以当最后与小丁抱头痛苦的时候,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早一点让小曼享受自己的人生幸福,那是多么两全其美的事啊。人家的肾也不会坏啊,肾是大周踢坏的,你不去招惹小丁,肾能踢坏吗?你哭,就是你造成了今天的结果,你的哭,有这层意思吗?说到这里,也包括罗小贝,你为何去看马小龙?正因为一见,马小龙就自尽了。你说值得吗?好在编剧导演就是想说,马小龙,丁小曼没有好结果,一个死,一个病,说明了什么?
罗胜利,一个变化的人物。你傲气,你清高,你潇洒,你高贵,结果怎样?瘫痪。玩世不恭,游戏人生,暴殄天物,怎样?破产。好在最后变好了,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也完美了。他演得有张有弛,挺好的。
何妈妈,一个夸张的人物。特别是向罗家闹的那场戏,挺过分的。其他还是不错的。她最后也说了实话,子不教,父之过。难辞其咎啊。问题是光教育孩子做英雄,而世上的生活不光是做英雄。为何不为了儿子砸锅卖铁复读呢?却要砸锅卖铁买房?为何不教育孩子读书学习有出息,而一味打架,怒吼,责骂,道歉。一切的根源,就是从小没有给孩子提供教育的最佳。为何去中专学习?何春生可是比罗小贝学习好啊。第二年肯定考上了复旦,那春生的人生又是如何?结婚了,还是挑事,为何婚姻中男士一定要主外?为何自己给自己看孩子就是没出息?对小丁的迁就也是祸害之一,为何三番五次留在家里吃饭,不坚决杜绝?为何知道小丁的事,不提醒春生?所有的问题,都是不坚决造成的。
马小龙,悲剧人物。是自己一手酿造的。怨谁呢?你自己啊。既然人家已经结婚,你为何三番五次骚扰?春生在医院的一拳,你还没有尝够?这部作品要宣扬的,难道是爱一个人就要永远爱下去,不计得失,义无反顾?结果呢?一败涂地。咎由自取,就是这个意思。人生啊,不只是一条路。门被堵死了,窗户又开了。如果门堵死了,你还要一头碰上去,结果自然是清楚的。
秋生,何秋生,这个人物,我真喜欢。当然开始的时候不好。是个痞子。之后结婚了,真是好啊,幽默大师。太让人佩服了,如果春生学到此道,罗小贝肯定幸福无比。一个事情,千回百转,叫他一说,高兴了,幸福了,放松了,完美了。翠红是多么难缠的主啊,他竟然不费力气、大方幽默地让她备受恩爱,不简单啊,何秋生。
罗妈妈,一个大度的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一个完美的人,欣赏,挺好。
罗一成,有责任感,但脾气暴躁,如罗小贝说的是军阀,这是表面。但他内心还是有情的,真情,深情,恩情同在。与汤丽华那场喝酒戏,演得真好,堪称经典。
柳如意,是个不值得尊重的人。人家罗胜利那么糟践他,她就是不走,你不走也好,还要闹着走,无趣得很。她是一个市井小人,竟不管何春生的前程,为自己的事报仇。人家替你报仇了,却把罗胜利给春生的陆虎要回来,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啊。但她不知道。
翠红,不是个东西。她有什么好,表面是笑脸,市侩的很,刁钻的很,无理的很。何春生下岗了,她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啊,就是不让春生回来,最后还要马士其酱肉如何如何,亏她想得出。你当初干什么去了,何春生当初要给你时,你为何不要?就算凑钱时她给了四万,那也是被逼无奈啊。处处争强,处处不吃亏,惹人烦。曾经做过好事,就是春生结婚时劝小丁回去了。心灵不坏,自私无度,仇富嫉妒,市井泼妇。
余妈,也是市井小人。有人说这里没有交代,为何春生结婚时,她要偷偷给马小龙打电话?就是不要让如意的话实现嘛。如意说,你以后不能再欺负我了,我有统一战线了。就是这一句话,严重刺伤了余妈。她觉得她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下此毒手。当在医院陪小贝检查时,也是想积极撮合马小龙与罗小贝的关系,用心险恶啊。表面和善,心底油滑;顺水推舟,毫无责任;向上奉承,对下主子;一副肮脏嘴脸,令人不齿。
马小龙的妈妈,罪有应得,咎由自取。既然后来到小贝办公室陈情要让小贝原谅,何必当初咄咄逼人?一个人自己以前的过失,为何要让儿子来品尝恶果?为何自己的儿子陪女朋友吃饭不说儿子另有新欢,而说罗小贝在短时间内另有新欢?什么道德观念,什么面相不善?什么原谅同情?说直了,她根本没有一点忏悔以前生活的心理祈祷,还要儿子葬送前程与生命。恶毒之母,可见一斑。再者,假如罗小贝与马小龙在一起,也不会幸福的。马小龙也是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什么都是母亲唯大,一切唯母亲是瞻,再加上这位恶毒母亲的刁难虐待,我想罗小贝的生活不是人间炼狱,而是人间地狱啊。罗小贝曾经对马小龙说:只有你能给我更好的爱。真是这样吗?当时只是一时觉得,或者此时此景那样觉得,如果小贝回头想想,我相信,她断然不会这样说的。
电视剧《门第》与小说《门第》,我都看了,小说是要把悲剧展示出来,最后小贝与春生分手了,成了真正门第观念的牺牲品。那里面的织锦就是罗小贝,是一个心里只有马小龙的人,她的心在马小龙那里。而电视剧则是让罗小贝正直了,正义了,是一个十分珍惜、钟情、崇尚爱情的人。当然,电视剧是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好人,是一个喜剧的结尾。所以,最后的结尾改了,让春生捐肾,让小贝捐肾,都是张扬一种社会公众心理,向善、向美的心理。
整体上看,电视剧编剧是十分用功的,增添了大量的细节,使人物更完美了,更复杂了,更贴近生活了,更懂得珍惜了,更让观众回味了。
(20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