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 评委评课(2)
(2012-12-13 20:55: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教研 |
2012年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济南赛区)评委评课(2)
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济南片举行了评选。我是济南片的评委,此片涉及到滨州、济南、德州、聊城、泰安、济宁、菏泽、枣庄、莱芜九个地市的19位教师,选取了6位一等奖。
今天的点评文字,是迟来的点评,因为前段时间太忙,无暇。近日终于有暇,故而重新烦扰几个老师为我打出原稿,我再根据回忆整理一二。点评分三个部分:教学过程、过程思索、整体点评。根据抽签顺序逐一点评。点评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认识,仅代表我自己。
1、现在的问题是,教学实践跟不上新课程。
2、刘国正,大陆与港台文化素养差距很大;提倡重视文言文学习,加强古诗文学习,高中应达百分之七十,初中百分之五十。这和我省的实验背诵古诗文300篇(段)是一致的。
3、目的:(1)探索古诗文规律;(2)各地市展示成果;(3)发现培养新人,新生骨干力量;(4)深化课程改革。
4、评课标准:教得好,学得好,不怕考。
(1)教得好:
教: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不是为讲得精彩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倡导三维目标,不要光用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有层次性,有递进色彩,准确、得体、得当;对教材的把握很准确;这次八篇课文都有全国或省一等奖;教师重视双基;紧扣文本;拓展,适当拓展;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者,参与者;课堂气氛与文本基调相吻合,如《氓》的善良之心;不要用现代人的观念;语文要讲得高雅一些。
教师课堂机智:灵活,能力;不要太生硬;不要太霸权;要文雅。
(2)学得好:
①精神状态好,积极主动自觉学习;②思维活跃;③达成度要高;④在理解上诵读,在诵读上理解;⑤教学要讲逻辑性;⑥短诗一定要学生背诵过;⑦情感是高层次的。
(3)不怕考。就是要实用,讲究实际。
5、评课方式:定性、定量。先定性,再定量。
5.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课很精彩获一等奖,特点是首尾照应)
1、结合大明湖畔的辛稼轩纪念祠导入。问:同学们有谁到过辛稼轩纪念祠?它就在我们身边啊。
2、自由朗读全词,把不理解字词划出来。
学生问:封\狼居胥(停顿);“寄奴”何意?(注释)
“风流”何意?(前一句是何意?分析一下什么人与事——英雄业绩)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望”什么?“记”什么?
(这个环节很好,就是要让学生说话,听听学生到底什么地方不明白。)
3、词释:风流、赢得、可堪(怎能忍受)
4、悲愤: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5、讨论用典:(四人成组)
5个用典:“佛狸祠下”不理解。
6、你选择其中一个典故来说用意。(学生读,教师范读)
屏幕展示:孙权尘逝江南
寄奴成功此伐(伤今)
元嘉仓皇此顾
佛狸神鸦社鼓(讽今)
廉颇忠勇遭弃(怨今)
7、总结:用典——悲愤——爱国
8、结束:假如你送一束鲜花给辛弃疾祠,你将送什么呢?为什么?
学生答:梅花(傲骨)、太阳花(衷心)、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紫丁香
9、让学生最后诵读。
过程思索:
1、让学生发现发问很好。
2、干净、利落。语音高而无韵味,无婉转之意。
整体点评:
一是全文有设计,特别是开端与结局,开端结合济南的稼轩词导入,结局用鲜花展示学生的感受,开合有度,很有创意。二是声情并茂。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说,要把情感融进诗里。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很有特色,值得肯定。三是分析深入。对5个典故分析点评层层深入,由怀古——伤今——讽今——怨今,分析真是深邃。有一点不足是把用典单列让学生分析,与文本全文分开分析,是不太适当的。
6、登高
(课堂缺少设计,没有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
2、一学生读一遍:感情没放开
范读,用心去朗诵
3、杜甫:心怀大志,选的意境很广阔
4、品味:在他的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可悲之事?品味分析
学生:有三事,怀家、仕途、生病。
还有时间慨叹。
(在这里就让学生当堂背诵,早也。)
5、“苦恨”何意?(也没说明)
6、齐读:第一联写了什么景?第一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随堂评议:怎么到这里才讲第一联?颠三倒四)
哀景衬哀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似。
7、作者是如何写“落木”和“长江”的?你想到了什么?
8、结束:你谈谈网上对杜甫恶搞之事,你怎么看?
一学生说,要珍惜其精神,不要取笑,不尊重;
一学生说:无恶意。
过程思索:
1、声音含混不清也,到有些气势。
2、教师潇洒而学生如无头的苍蝇。
3、教师感情充沛而学生怯之(反复说了多次——有话筒吗?有话筒吗?声音高而无意义)。
整体点评:
课堂缺少设计,没有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分析了可悲之事,忽然又分析第一联,前后颠倒了。教师很兴奋,但学生却不知道在干什么,主要是没有深刻的主问题导引,没有把主问题打到屏幕上加以引领。
7、 阿房宫赋
(文言文千万不要先解决字词问题,要依文释词,逐段诵读、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秦阿房宫
(随堂点评:板书字太大。)
2、目标:整体感知文本,勾画读不懂字音。
3、字词:鼎铛、妃嫔
4、自主探究: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标注疑难点。
(随堂点评:翻译全文可能吗?)
5、字词:四海一、何龙、气候、辇来、拒秦、族秦
句:直走咸阳;戍卒叫、函谷举、可怜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总结:阿房之宫,其形可谓(壮)矣,其制可谓(宏)矣,宫中之女可谓(美)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嗟乎!其悲可谓(悲)矣。
(这是借用的网上的文字,根本没有意义,有好几个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借用此文,真是白费口舌了。你不结合课文分析,总结这些填空有何意义?这些文字哪如文本有文采、有内涵?老师们,你千万不要随意抄袭网上现成的东西,你一定要学会提炼、借鉴与转化,创新出自己的个性来,千万不要照抄。)
7、重点鉴赏:
8、快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整体点评:
语言可以,但有些苦涩。字词句皆跳跃释义,无文章整体感觉。
涉及文言文的优质课如何上呢?就是要逐段分析,逐层推进,就是要突出每段的重点,突出段落的核心问题。
形式可以是:先读段落——分析字词——提炼层意——再重点诵读部分语句;或按照感情有所侧重,段段推进。再就是每一段的教学方式要变化,这一段教师范读,下一段就要学生读了,再下一段就要默读或齐读了。不提倡男生女生分读,不提倡学生站起来读,不提倡这个小组了那个小组再读。还有就是文言文一定要关注实词虚词,关注翻译,不一定全部翻译,但每段要关注一点字词与一两句原文翻译。要以内容的深化或主问题层层递进。
(本课获一等奖。设计谨严,特别是让学生想象“沧海月明珠有泪”画面,丰富传神)
教学过程:
1、初读:你第一感受怎样?(随堂点评:声音好,基调好)
2、精读:只是当时已惘然。
3、问:二、三联有何意象?梦蝶,啼血。
4、你给颈联描写一下画面。
学生:月亮嵌在天鹅绒上的感觉,泪水划过脸庞;哀婉之情。
5、蓝田日暖玉生烟:玉,何意?真玉乎?水珠乎?泪珠乎?
6、小组讨论:结合意象和诗人的经历,说说尾联中的“此情”究竟是什么意思?它能让诗人如此惘然?
学生:是对时光的慨叹;对妻子的思念;对理想的伤心;仕途。
7、配乐伴奏:让学生去读,读出感情。
整体点评:
这是一堂好课,如行云流水般,设计简单明快,结构清晰;
再是这位女教师声音好,有韵味,本身就有哀婉之声,教师素养好,有风度有雅气,沉稳沉静。可谓轻松雅气之中,沉稳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