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读《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古文观止)

(2012-02-03 13:07:21)
标签:

杂谈

                        http://s16/middle/6bb795c7tb809b2082ba2&690

 

                    再读《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古文观止)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文,又称王文公。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地方官,并遭到过贬谪,神宗朝曾两次做到宰相。他是北宋政坛最激进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主张“务为有补于世”,风格简洁凝练、刚键峭拔,有《王临川集》等。

 

读后:

   王安石游历了华山洞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他看来,成功在于有目标,坚持和有外物相助。目标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
   王安石所说的“志”正是我这里所说的“目标”。

   首先,“志”的选取时尤为重要的,过高的“志”会让我们感到遥不可及,易是我们屡尝挫败,消磨我们的斗志。有了一个坚定的“志”后,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需努力的方向,然后为其而拼搏。
   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暗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
   而那些“不怠”得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些险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
   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
   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
   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
   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
   如果曹雪芹没有高超的写作能力,怎么能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怎么能刻画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怎么能创作出反映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文学瑰宝《红楼梦》。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偶然也会有波涛的起伏。在遇到困难时,并不能灰心丧气,记住把希望寄在明天,把失落弃于过去,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要放眼未来,面对困难,要抱有理想去生活。要拥有意志与毅力去迎接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河溪中的石头,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与摩擦才会变得圆滑。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欣赏你。

                        德高望重王文公,  探幽觅洞华山行。

                        励志求思示后人,  青史千秋留英名。

   在博文发表之时,风吹麦浪老师赋词一首,他是华紫最崇敬的老师,所以华紫毕恭毕敬的将老师的诗词附在博文里,以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谢谢风吹麦浪老师!



                            华紫于2012年2月3日写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