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老鼠,鼹鼠挖红薯》记录-三叶草故事家族上海站

标签:
绘本亲子育儿 |
分类: maggie的悦读感触 |
siska:
单看封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14只老鼠系列,仔细看作者,不是一个人,不过也是日本的作者,叫藤本四郎。整本书字很少,虽不能算是无字书,但是也的确是属于看画为主的一类绘本。而看画,仔细品品还真是诸多细节诸多乐趣在其中呢。
我和冰冰是从两跟线来看这本图画书的。
因为冰冰喜欢鼹鼠,所以我们第一根线是看地下的鼹鼠,去找红薯的路上遇到了无数小麻烦,被橡子打头,树根当秋千荡过高处,遇到大蛇,搬大石头,被水冲,遇大虫走迷宫等等。不同的小鼹鼠是用各自不同颜色的帽子,蝴蝶结,围巾来区分的,而遇到各种麻烦后,每个小鼹鼠都有各自反应和做法。而每翻页时如何衔接着看呢,就可以通过他们这些各异的装饰品颜色来区分寻找不同的鼹鼠了。这是冰冰特别喜欢做的,寻找,对比,发现,分析小鼹鼠在干嘛,为什么要这样做,观察的同时她又在滔滔不绝,小朋友就可以把整个书看的很专注,并且很有满足感,这也是我为何很爱无字书的原因啊。
第二根线是看地上的老鼠。和同时出发只不过在他们地下的小鼹鼠一样,在寻找红薯的路上小老鼠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区分不同小老鼠的方法同鼹鼠一样,不同颜色的装饰品。而这时又要增加一个同第一根线不同的环节,就是老鼠和鼹鼠之间的关系。因为地上的老鼠踢橡子,所以才打到了地下的鼹鼠;老鼠在地上遇到了大蛇,地下的鼹鼠在拽蛇尾巴,等等,这种因果或者一体关系,还是听让小朋友着迷去分析的。而最后当小老鼠和小鼹鼠同时走到了目的地,在你拔我拽红薯的时候,又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最后老鼠鼹鼠见面,谜底揭开,大家围坐一起吃红薯,才是最开心的事啊,当然这是小朋友最爱做的事了。
Maggie:
老鼠幼儿园和鼹鼠幼儿园同一天去郊游,一队走地面,一队从土里,沿着同样的路线前行。一路走来一路玩,偶有交集但互不知道,途中还各自遇到一些麻烦,终于在小老鼠们拔出红薯以及抱着红薯的鼹鼠们时两队合为一,一起吃红薯,一起开心玩!有趣的书,图里有很多小细节,后面贴心地附了几个延伸活动设计,适合我这种懒人。小P孩连听三遍后问:“怎么吃了红薯没有噗噗噗?”于是找出《一起挖红薯》,满足恶趣味。
满满妈妈:
在一堆书中,我原本以为她会喜欢月亮的书,结果满姑娘一眼便相中了这本“老鼠的书”。在有些大人眼中,老鼠恐怕不是什么可爱的代表,但在很多小朋友的心里,老鼠可是非常可爱的呢。满姑娘有一阵子是天天搂着一直大灰老鼠的布偶睡觉的,所以她选了这本《老鼠、鼹鼠
挖红薯》在我意料之外,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今天,我们要去找好吃的!”“好吃的?什么好吃的?”
“走着走着,咚!从上面掉下来个什么?”他们都是排队的。”
“是啊。”“这个被石头撞到头了。”
“恩,一定很疼吧。”“没关系,勇敢一点就好了。”
“老鼠们荡着藤蔓秋千来到了草地上,鼹鼠们荡着树根秋千继续前进。”“这是什么?”
“是蚯蚓。”“老鼠老师跟她打招呼了,很有礼貌吧。这个是什么?”
“是知了的幼虫。”
……
乐乐妈:
很好玩的一本书,乐乐看得爱不释手,看完问:“我们幼儿园什么时候去挖红薯”。想想其实现在的孩子也挺可怜的,和自然的接触机会少之又少,乐乐参加的幼儿园的唯一一次外出活动是去海洋公园,虽然看白鲸表演也很开心,但是如果有机会能参加挖红薯这样的活动,会更让人印象深刻吧。老鼠和鼹鼠一路上遇到的动物、植物也是一趟生物课啊,一路的经历也可以算做它们的探险史。
戴鲲:
很不错的一本书,老鼠在地面活动,鼹鼠在地下活动,让人顿时联想到《爷爷一定有办法》,目前这种风格只遇到过这两本书。每页书画面内容丰富,却不杂乱,每只老鼠和鼹鼠都很可爱,彤彤甚至发现了有一直鼹鼠的头碰到石头上了。而且下一页的画面和上一页画面完美连贯,绝不是粗制乱造。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