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奥陶纪(4.9——4.38亿年前)世界地图

标签:
杂谈 |
http://s3/mw690/001Yi4Nvgy6UW1lAF1w92&690奥陶纪(4.9——4.38亿年前)世界地图" TITLE="转载 奥陶纪(4.9——4.38亿年前)世界地图" />
奥陶纪(4.9——4.38亿年前)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温暖的海水把石灰岩和盐岩沉淀在冈瓦纳大陆的赤道地区(Australia澳洲、India印度、China中国与Antarctica南极洲);奥陶纪晚期则进入了一个大冰期。冰原的厚度可以达到3 km,覆盖了非洲(Africa)的北部与中部的大部分以及部分的南美洲(Amazonia,亚马逊盆地)。
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
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温暖的海水把石灰岩和盐岩沉淀在冈瓦纳大陆的赤道地区(Australia澳洲、India印度、China中国与Antarctica南极洲);奥陶纪晚期则进入了一个大冰期。冰原的厚度可以达到3 km,覆盖了非洲(Africa)的北部与中部的大部分以及部分的南美洲(Amazonia,亚马逊盆地)。
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
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