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hink
speech”是每个专业学习Eurythmy的同学都要学的基础内容。一共有6个动作,一般在上课开始或者结束时使用。(有点儿像晨圈儿,用I
think speech带领大家进入或者结束一节课、一次演出。)
文字内容:
I think
speech.
我想说话
I
speak.
我说
I have
spoken.
我曾说过。
I seek
myself in the
spirit.
我在精神中寻找自我。
I feel
myself within
myself.
我在自我中感受自我。
I am on
the path to the spirit to
myself.
我在朝向精神的路上,走向自我。
结合以上英文我自己做了中文的翻译,还请高人多多指正。
图片来自Drawings from The Occulta Philosophia by Agrippa von
Nettesheim.
第一句:
I think speech.
我想说话
(动作:并脚站立,双臂向体侧外展开,至与肩同高。)
http://s6/middle/6bb4b087g75fb81a31de5&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2/middle/6bb4b087g9be60c0daeb1&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第二句:
I
speak.
我说
(动作:右脚向外迈一小步,双臂向上提升,至咽喉处。)
http://s16/middle/6bb4b087g9bd3129ec5ef&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6/middle/6bb4b087g9be611147f45&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第三句:
I have
spoken.
我曾说过。
(动作:左脚向外迈一步,双臂向下至心脏处。实际大约在胃的位置,但教学时会说在heart位置。)
http://s16/middle/6bb4b087g9bd31558e4bf&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10/middle/6bb4b087g9be68c4b60e9&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第四句:
I seek
myself in the spirit.
我在精神中寻找自我。
(动作:右脚往外迈一大步,此时双脚展开幅度为最大可展开幅度,双臂同时上举。双臂展开角度与双脚展开角度一致。)
http://s1/middle/6bb4b087g9bd3196e6ba0&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11/middle/6bb4b087g9be694afcb8a&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第五句:
I feel myself within myself.
我在自我中感受自我。
(动作:左脚往回收一步,双臂下垂,双手位置大约与头同高。)
http://s1/middle/6bb4b087g9bd32700d270&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12/middle/6bb4b087g763d97a56abb&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第六句:
I am on the path to the spirit to myself.
我在朝向精神的路上,走向自我。
(动作:右脚收步,至双脚并拢。双臂上举呈U状。也可以双臂自然下垂至体前成U状,再上举。)
http://s6/middle/6bb4b087g9bd31f82dfc5&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http://s2/middle/6bb4b087g9be69f2d3df1&690think speech" TITLE="I think speech" />
要点:
1、做的时候,想象身后有一个“大我”跟着自己一起做“I think
speech”,这种imagination是很重要的。
2、练习方法,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原地站立,如上述图片,逐一做动作。第二种我们叫transition,就是做完一个动作后,沿圆圈往左走三步做下一个动作,直至结束。第三种叫jump,就是每个动作直接的衔接很快,双脚跳一下就进入下一个动作。
3、体会整首诗的递进关系。前三句只有一个我(I),后三句开始有两个我(I,myself)。从第三句到第四句是一个巨大的革命性的转变,之前只是对肉体的我的感觉(“小我”),从第四句开始有了对精神的我的感觉(“大我”)。我个人体会整首诗就像描述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人类的evolution:
一开始的我,像小孩子学说话(或想获得某种东西),但还不会说(或没得到),所以叫“我想说话”(我想得到)。
之后会说了(或开始获得某种东西),就开始不停的说(或不停的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我说”。
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或者物质所得)——“我曾说过”——自己说了这么多年的“话”(得到那么多物质的东西),好像生命中还是缺点儿什么。
于是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探索——“我在精神中寻找自我”。这个阶段其实挺危险的,有的人只重视精神追求而排斥物质,仿佛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东西,导致自己的生活、家庭或身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即便是知道了精神的“大我”的存在,还得过好自己“小我”的每一天啊,没有物质的好身体也支撑不了精神上的高追求啊。“以出世的态度积极入世”,于是开始回归——“我在自我中感受自我”。(个人觉得从第四句到第五句的觉悟、转变,需要走的路不亚于从第三句到第四句。)
虽然现在的我还是过着跟以前一样的日子,说着同样的话,但由于对自我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有了本质的不同,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物质而获得物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生活中充满了希望和幸福——“我在朝向精神的路上,走向自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