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赏雪闻香话美食
舌尖上的北京记忆
皑皑的白雪覆盖在故宫的琉璃瓦上,嬉闹的孩童在公园里划着冰车,街边的小吃店里蒸腾着带着各种食物香味的白气,这旧时京城的冬日景象在《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甄嬛传》等电视剧中都有着或唯美或生动的展现。每逢冬季,热气腾腾的砂锅、皮酥肉嫩的京东肉饼、小巧精致的馄饨、味道鲜美的红焖羊肉以及烤红薯都是北京人常吃的美食。初冬时节,BTV文艺频道《影视风云》独家奉献的“影视中的北京味道”系列节目之“老北京的冬季美食”温暖登场,12月3日19点35分,北京琴书表演艺术家关学曾的儿子关少曾携女儿关晓彤,与演员王丽云、王宣予联袂做客,邀您一同赏雪闻香,唤醒人们的北京冬日情缘与记忆。
冬日里的京城美味
寒冷冬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会暖和许多,馄饨馅料丰富、口味多变、汤头鲜美,不仅是很多北京家庭冬日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也在《战长沙》《老爸的爱情》等影视剧中成为百姓生活的一个代表符号。作为地道的老北京人,关少曾包馄饨的手艺就特别好,甚至还在现场与来自鼎泰丰的面点师比赛起了包馄饨,而现学现卖的“国民闺女”关晓彤,可就比老爸关少曾差远了,包出的馄饨被其他嘉宾调侃为“信封”。令人惊诧的是,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的东北演员王丽云表示,在来北京之前没有吃过馄饨,“东北没有馄饨,我曾经以为饺子上面开个口就是馄饨”。别看馄饨个头很小,但做起来却并不简单,那么如何才能做出美味又营养的馄饨呢?本期节目特地请来鼎泰丰华北地区面点总监,现场教您制作菜肉小馄饨,“菜是油菜和小白菜,肉是五花肉,菜和肉的比例是菜占百分之七十,肉占百分之三十”,而制作馄饨皮的面也很有讲究,“两斤面粉要配一斤的鸡蛋和水,鸡蛋和水的比例是一比一,还要放十克的盐,和好的面还要再醒发三十分钟才可以”。那么馄饨中鲜美的高汤又是如何熬制的?答案就在本期节目中。
想要抵御冬日的严寒,仅有馄饨当然是不够的,各类美味的肉品才是王道。“食肉爱好者”关晓彤最爱吃父亲做的红烧肉,面对节目现场端上来的一盘红烧肉,她仅凭卖相和香味就能判断出是不是老爸出品。那么让关晓彤赞不绝口的“关氏红烧肉”到底是如何制作的?节目组特地登门拜访关少曾,将制作流程一一揭秘。
除了红烧肉,红焖羊肉也是北京人爱吃的美食。谈起二十年前红焖羊肉曾经风靡北京城的情景,关少曾和王丽云不禁有些怀念那浓郁的味道。节目现场就邀请了专业厨师现场教作红焖羊肉,让您足不出户就能尽享美味。
舌尖上的北京记忆
作为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几位嘉宾对于北京的冬天有着不同的记忆,馄饨、红焖羊肉、鲜果、烤红薯等冬季美食都为人津津乐道。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关少曾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故事,“我是一个胡同串子,原先家住在磁器口,小时候经常串来串去,蹭吃蹭喝。小时候很淘气,变卖了我父亲(关学曾)的子弹壳和樟木箱子上的铜锁,回来就是一顿暴揍,小屁股上都是红印。”在关少曾的记忆里,以前一到冬天,老北京的家家户户会储存大白菜、做西红柿酱,还要赶制棉衣、棉鞋。如今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不少北京人还是保留了冬储大白菜的习俗。
冬日里,来自寒冷东北的王丽云最喜欢去砂锅居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砂锅白肉,“年轻的时候老骑车去,从五棵松那边骑过来,带着棉帽子,梳着小辫,那会可年轻了”,王丽云在回忆美食的时候也不禁感叹自己老了。砂锅居是北京著名的百年老店,始创于乾隆年间,起初时肉是选择王府祭祀剩下的白肉,“那会白肉很少,所以老不够卖,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此次节目现场还请来了砂锅居的师傅教您如何在家制作好吃的砂锅丸子和砂锅白肉,那么这两道百年老字号的“招牌菜”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节目当中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