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说课稿
(2011-08-19 16:15: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道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的道理。它是学习连续进位乘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的计算方法。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二、说教法:
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教学。“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在本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乘法,基本掌握了用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虽然有进位,但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算,讨论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正确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的知识,独立尝试探索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然后讨论交流,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1、师:同学们,我们来做口算接力,看谁做得既对又快
20×8
500×7
3×20
2
33×3
3、小结。
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接力口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复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玩中学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看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8×3。
师:为什么用18×3?表示什么?说说算式的含义。
2、探讨算法。
师:你能估计一下大约多少本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估计大约60本,把18看成20,再乘3,大约60本。
师:我们估出是60本,那到底是多少本呢?你能试着算一算吗?有困难可以摆摆小棒。
汇报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算法:①18+18+18=54;②竖式(如下)。部分学生摆小棒帮助理解。
18
×
预设:一个学生演示操作,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一行摆一捆小棒,另摆8根,表示18,接着摆同样两行小棒,每行都是18根,要求3个1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8根是多少根,再算出3个10根是多少根,最后把两个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8根是24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2捆,放在3捆小棒的下面,另外4根放在这捆小棒的右边,一共是5捆又4根,那么18×3=54.
师:列竖式计算的方法你们理解吗?
学生说计算步骤时,教师相应板书:
小组讨论:谁能说说列竖式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若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
师:比较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的确,就像大家所说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与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看来借助学具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
【沟通摆小棒和竖式之间的关系,可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历从形象直观的操作到初步建立表现,进而理解抽象的算理。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理解深化。
师:为了书写简便,竖式课简写为:
师: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进位的笔算乘法。
课件演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师:在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谁能提醒大家?
【课件演示,使学生对于计算方法和如何书写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让学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是引发学生的反思,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三、巩固练习,做中得
1、同步练习,巩固新知。
⑴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7×7
39×2
⑶有7盒羽毛球,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
⑷一辆面包车可以坐7人,5辆车可以做多少人?
⑸一辆小轿车可以坐5人,13辆车可以做多少人?
2、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小明家在天津。星期天,一家5口人要去北京天安门参观,怎样开车才能节省开销呢?
有两条路线:一是乘火车再换地铁到达天安门;二是坐长途汽车到前门,走过广场便可到达天安门。
票价:火车每人35元
⑴请同学们先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
⑵小组间相互交流,选派代表展示、汇报。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总结回顾,得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