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教学设计
(2010-09-26 15:32:44)
标签:
杂谈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点:
朗读这首诗词,理解并感悟这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本首诗词与现实生活,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紧接着中秋节,我们又将迎来国庆长假,此时的你们,想回家吗?想放假吗?
二、积累感知
1.
“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这首词是辛弃疾赠送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在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2.自读课文,注意正音。
3. 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节奏。
4. 学生男女比赛朗读,齐读课文。
5. 感知:“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题中的哪个字可以集中的表现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壮”。
三、分析探讨
1.
明确:军营生活,战斗场面,雄心壮志
2.
提示:由“壮”转“悲”。“壮”表明作者有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悲”又反应出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
3.
四、迁移拓展
辛弃疾的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军人士兵的铁血丹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否意味着我们先人的豪情在今日的军人的身上就不存在了呢?来看下面一段视频,你就会知道答案。
(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马小帅入钢七连视频片断,思考:男儿的豪情壮志是不是只能存在于古代军人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男儿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军人身上?当今的我们,如何来成就自己的“英雄梦”,如何来练就自己的“铁血丹心”?)
五、总结
不止是辛弃疾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古代战士们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军人这个职业有壮志雄心。我们每一个人,你,我,他都可以有。就让我们凭着这壮志雄心,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自由地飞到天空,去成就梦想吧!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日记,题为“我有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