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实录
(2012-03-21 11:17: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研 |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五下第83~85页。
教学目标:
1.体验比例尺的产生,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求比例尺,能进行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之间的转换。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比例尺的产生。
1.画图。
师:足球场上激烈的足球比赛正在进行中,场下教练在给队员说什么?
生:研究战术需要画足球场的平面图。
师:什么是足球场的平面图?
生:把足球场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画在纸上。
师:同学们想不想画一画足球场的平面图?
生:想。
师:好,继续看屏幕:读(课件出示:足球场是长方形的,长是95米,宽是60米。请你在方格图中画出足球场的平面图,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要不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能不能在这张方格纸上画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师巡视,挑有代表性作品。
2.交流画法。
师:咱们请这两位同学把他画的足球场的平面图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指名一位正确画图的同学上台展示(即用6个格代表足球场的宽,用9 个半格代表足球场的长)。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用一个格表示实际的10米,用6个格表示足球场的宽,用9个半格代表足球场的长。
师:宽6个格代表60米, 9个半格就表示实际的95米。跟上面的数据吻合。说明这种画法是正确的。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是怎样画的?(长19个格,宽12格)
生:我用一个格表示实际的5米,用12个格表示足球场的宽,用19格代表足球场的长。
师:一个格表示实际的5米,那长19个格就表示实际的95米,宽12格表示实际的60米,也跟原数据吻合。说明这种画法是正确的。有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画的?
3.提供错误案例:
呈现下面的图形,即用6个格代表足球场的宽,用19个格代表足球场的长。(老师准备,用彩笔画比较清楚)。
师: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画图的,宽画6个格,长画了19个格,这个图对不对?为什么?
生:足球场的宽画了6个格,代表了实际长度是60米;每格代表实际的10米,足球场的长画了19个格,每格代表5米。长和宽每格代表实际的米数不同,所以这样画是错误的。
二、分析数学问题----抽象概念(比例尺)
1.呈现问题:
师:(课件出示第一种图)这是刚才我们画好的平面图,宽画了6格也就是几厘米?长呢?
生:长9.5厘米,宽6厘米。(课件在图上出示6厘米,9.5厘米同时出示上面文字图上长是9.5厘米,宽6厘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画法是正确的,对比我们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图上宽和实际的宽,接下来我们再研究什么?
生1:我们这幅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图上的宽和实际的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2:图上长宽比实际的长宽缩小了多少倍?
师:这些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请读:足球场是长方形的,长是95米,宽是60米。足球场平面图的长是9.5厘米,宽是6厘米。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是多少?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是多少?(平面图中标出长与宽的图上长度)
2.解决问题:
(1)尝试求解:
师:哪位同学能写出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谁来说出图上宽与实际的宽的比?
生答后,老师板书:
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
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
师:现在的比能清楚地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应该怎么办?
生:先统一单位,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学生化简比,老师板书化简过程:
(2)抽象化简过程:
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
95米=9500厘米
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
60米=6000厘米
3.抽象概念:
师:(指算式)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多少?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多少?
生:1:1000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和图长宽与实际宽的比是相同的,都是1:1000师:(指板书)图上的长和图上的宽都是指图上距离(板书),实际的长和实际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比例尺其实是一个比,是谁和谁比?
生: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为了计算简便,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师:看屏幕,现在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课件)那这个1:10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比例尺1:1000意思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0厘米。
生2:比例尺1:1000意思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1000倍。
生3:比例尺1:1000意思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比例尺1:1000表示的意义。
师:一幅图的比例尺能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现在能说一说什么叫比例尺吗?
学生说一说后,课件出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学生读一读。
师: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你能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吗?怎样求?
生1:需要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生2: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统一单位以后,再化简。
4.练习求比例尺,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课件出示第二种画法图)这是刚才大家都认可的第二幅足球场的平面图,它的长是19厘米,宽12厘米,你能根据提供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怎么算?
引导学生写出算式,选择长的数据或宽的数据来计算。
师: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课件)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意思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厘米。
师:(出示两幅图)对比我们画好的这两幅平面图,形状一样吗?大小呢?
生: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师:我们给同一个足球场画的平面图,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
生1:因为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
生2:两幅图上每一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不同,所以两幅图的大小不一样。
师:给同一足球场画平面图,由于比例尺不同,画出的大小也就不同。就像同是中国地图,有大大小小各种不同型号,也是由于绘制地图时选择了不同的比例尺的原因。
5.剖析错误案例:
师:这是刚才那幅画错了的图,我们也用上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让它也成为我们学习可以利用的资源。仔细观察(课件出示)图上的长是19厘米,足球场的长是95米,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是:
95米=9500厘米
足球场的宽是60米,图上的宽是6厘米,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是:
60米=6000厘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画足球场的过程中,有两个比例尺,分别是1:500和1:1000。长是按照1:500的比例画下来的,宽是按照1:1000的比例画下来的。
师:一般情况下,一幅图上只有一个比例尺,这一幅图上用了两个比例尺,画出来的图形当然就是错误的。
三、理解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互相转化。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平面图上的比例尺,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尺?
生:地图上。
师:读出你手中地图上的比例尺。
教师板书学生读出的比例尺。
师:(指板书)这些写成比的形式的比例尺叫数值比例尺,有找到其他形式的比例尺的吗?学生到展台前展示。
师:这种比例尺是什么比例尺?能说一说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谁还能说?
师:正像刚才同学说的一样,我们用1厘米的线段来代表图上1厘米,上面对应的数据代表实际?千米,这个比例尺的意思是在这幅地图上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千米。
师:(课件出示)这幅图就有一个线段比例尺,你能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200米。
师:对比这两种比例尺,他们有什么区别?
生1:数值比例尺用数字表示,线段比例尺用线段和数字表示,
生2:数值比例尺单位必须相同,线段比例尺单位可以不相同。
师:这两种比例尺能不能互相转换呢?试试看。
课件出示55页第4题。学生口答。说方法。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欣赏了同学们画的平面图,下面来看一看老师为一幅画画的平面图。(课件展示)
师: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你能说说比例尺1:2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2厘米。
师:对比平面图和原画,它们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样变的?
生1:图上的长比实际的长缩小了2倍。
生2:图上的宽比实际的宽缩小了2倍。
生3:图上的周长比实际的周长缩小了2倍。
生4:图上的面积比实际的面积缩小了2倍。
师: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
课件演示,学生观察。
师总结:在一幅图上,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不等于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尺是把大的物体缩小画在纸上时用到的,是一种缩小比例尺,比例尺家族中还有一种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有何用途,它表示什么意思?就留给你课下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