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规划

(2011-11-25 14:4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我规划

http://s2/middle/6bab8c1dgb289923992e1&690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规划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实施,特别是有效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质量。因此,我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自课程改革以来,虽然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就专业素养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不能完全接受小学数学教育新观念。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关于数学本质、数学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新理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发现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完全接受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索学习等新理念。

2、对新课改的教材理解不够透彻。

新课程的教材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为达到某一教学目标,教材安排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同时给教师们较大和较灵活的发挥空间。但是在使用中,教师们在理解教材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肤浅。二是对一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例如概率进入小学数学课程,对于这些内容有的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有的虽然以前接触,但时间过了很久,教学时往往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现卖,比较吃力。三是对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过程,这些猜测往往没有既有的数学事实为依据,得到的结论也不是数学上“猜想”,与归纳的思想方法相距甚远。

3、课堂教学设计的“学科本位”。

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的过程。缺乏对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体性未能有效激发。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和办法

1、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如果能够了解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当然更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2、要广泛地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

读书是提高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如“课程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对我会有很大帮助的。也许我们会觉得有的专业知识离我们太远,看不懂或听不懂。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所以,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3、要研究一些“教学案例”。

案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培养研究者反思案例是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研究方法,普通性重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具体意义。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方面,对年青教师的帮助尤其有效。

4、要积极参加各科培训活动。

职前教育给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参加学校培养学习,对于培训机构或者是学科开展的一些培训活动也应该积极参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