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范进”烧的是哪一壶?

(2011-06-26 06:34:07)
标签:

梁实

中国

范进

高考

芙蓉姐姐

犀利哥

杂谈

分类: 随笔一偶

                                                               “现代范进”烧的是哪一壶?
     “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铁脑壳”、“现代范进”……这是45岁的梁实的别称。今年,是他第15次参加高考,昨晚,成绩揭晓,他又一次咀嚼失败的滋味。352分!距理科三本录取分数线还差64分,“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梁实听到这个消息,猛拍自己脑袋:“叫你翻到书就了然,闭起书就茫然!”(《四川在线》2011.6.25)

    梁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4岁的梁实是仁寿县人。父母都是教师,梁实排行老四,兄弟姐妹5人都没有上过大学。虽然梁实高中时成绩并不算好,但他上大学的愿望很强烈,为了圆全家一个大学梦,从1983年起,第一次预考没有通过,以后重新复读、复习,连续三次没考上。再以后,一边打工、经商,一边继续参加高考,算上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大学梦最终还是破灭了。

    网民们给他命名为“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铁脑壳”和“现代范进”。“钉子户”在现今社会,多数情境下,是特指那些坚定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公民,他屡次参加高考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权益可维护。“中国第一铁脑壳”,确实有点像那么回事,15年的高考,连个三本都没捞着,换在十几年前,情有可原,但现在高考升学率都已经是90%以上了,你还不行,是不是真的“铁”了一点(我想笑,唯恐涉嫌歧视,所以强忍着)。要说“现代范进”真正意义上说他是不够格的,因为曾经的范进是老年中举后发疯的。

    我不知道媒体大肆宣寒此等典型的用意是什么,是向人们宣传他那屡战屡败,越挫越勇的精神?还是学而优则仕?想必等他考上大学,读完大学四年,那公务员的黄花菜早已凉了。

    高考是人生一条道,但并不是一条华山道非上不可。15年都没考中,还继续报考,和儿子同时入考场,这好像有点学习范进的味道。对梁实个人来说,大学梦是他心中的一个结,但整个社会不宜炒作这件事,更不能将它当作为一种精神来宣传,这会给出错误榜样,甚至都有可能造出更多的范进来。

    读书是为成才,是为自己人生多增加一些有用技能,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死书,读了不能致用,就是书呆子一个,白白浪费大好青春年华。就像梁实,15年致力高考,在这期间,加上本年,他一共迈入科场15次。这能说明什么?除了近乎变态的心理,什么都不是!对他来说,高考就是想圆自己一个大学梦而已,这已经根本不是高考本来的意义!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莘莘学子可以鲤鱼跳龙门的一次重要机会,我们能理解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也能体会学者求知若渴的心理,但如果不了解高考的意义,只是神化了读大学的光环,就会堵死了年轻人的创新之路。人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只是一个程序,每个人的擅长领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就是不适合读书做学问的,但是在其他方面或许就是这一行的精英专家!

    再说,求知并不是只有全日制大学一个途径,成人高校、自学考试、各类培训班都是可以学到知识的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固执地走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

    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现在的教育理念,让青年们学会正视现实,学会判断和取舍,不仅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媒体更应清楚自己的责任,宣传机器的方向不能错,否则会误国误民的!

    唉!当芙蓉姐姐和凤姐已成为昨日黄花,当小月月和春哥被人们弃之脑后,在这个神马都是浮云的今天,“高考帝”代替了犀利哥,社会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日新月异,用葛优大爷的话说就是神马都变了,唯有我们木有变,我苦苦地想着一个问题:“现代范进”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不知烧的是哪一壶?

                                                                          “现代范进”烧的是哪一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