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早晨4点半,殡仪馆的车把黄强的遗体送到坛同。黄家亲友哭哭啼啼把黄强送上山。在墓坑里,黄强的遗体被放进棺材。黄强的女儿、女婿、侄儿等20多名晚辈跪在墓坑前,痛哭不已。正在这时,黄强的妻弟大吼起来:“错了,错了!不要哭了,棺材里的人不是黄强!”(《华西都市报》2011.6。1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声声的哭爹,哭着哭着,竟然哭出个别人的爹。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43岁开货车的黄强是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陡水坡村人。5月31日中午,黄强出车祸身亡,遗体被送到邻水县殡仪馆存放。黄家人同雇主谈妥赔偿问题后,决定于10日早晨5点至7点把黄强下葬。9日晚上,黄家人在家里办了40桌丧宴,并准备好灵堂、棺材、挖好墓坑。就在家属和亲友们悲痛嚎哭的时候,有亲人上前仔细一看,顿时吓一跳:这人真的不是黄强,并且根本不认识此人。
此人是谁?自己爹爹的遗体在哪里?
原来,另一头也弄错了。在6月1日,同为邻水县石永镇包红军的爸爸包水和(56岁)在帮别人建房子时,不小心摔死了。后包水和被送到邻水县殡仪馆。在外地打工的包红军赶回家,料理爸爸的后事。在谈妥赔偿后,9日上午,包红军把他的“爸爸”埋葬了。父亲终于入土为安了,包红军备感欣慰。但听到可能埋的是别人后,包红军当即懵了。
坛同和石永两地相距七八十公里。石永包家人火速往坛同赶,坛同黄家人立马赶往石永。10日上午,包家人确认:黄家人正准备埋的不是“黄强”而是包水和。而黄家人在石永开棺验尸,发现包家人埋的“包水和”正是黄强。标标准准演了一只“调包计”。
两家人的父亲都是非正常死亡,双方本来都已经悲痛不已,让这个“调包计”一闹,更是伤心欲绝。农村有风俗习惯,遇到这样的事情,懊恼透顶。“原来,我们都哭错了人。”黄家人、包家人都面面相觑。黄强的爸爸、岳父、岳母听到这个消息,一下病倒了,住进了坛同医院。
这到底是谁的责任?两家亲属的心理伤害谁能解?
邻水县殡仪馆一工作人员承认:遗体被弄反了,殡仪馆有一定责任。目前,邻水县有关部门已着手调查处理此事。黄强的遗体已被送回殡仪馆暂存,而包水和的遗体,还被装在一个冰棺里,搁置在坛同的一个小山上。当地派出所正在做黄家的工作,希望黄家允许殡仪馆把包水和的遗体运到殡仪馆暂存。
这是一起罕见的纠纷,他们错葬,殡仪馆难辞其咎。事情到此,不竟要问:邻水是火化区,殡仪馆为何把死者遗体拉出殡仪馆,交给死者亲属进行土葬?殡仪馆的管理为何如此混乱?
由此可见,假火花,真土葬和死不起,葬不起一样,在农村还不是个别的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