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泡吧女甩出一句:老娘要清净!

昏暗的灯光照在女孩苍白的脸上,小巧的身子弯成45°型,一支烟,一杯酒,几个圈圈在空中缓缓上升,画了黑眼圈的脸对着吧台,似乎凝思着什么。这不是影视剧里的镜头吗?不!这是江南水乡小城一个酒吧里的定格。
主人公就叫她小丫吧,只有12岁。她的家是一幢小别墅,这天父亲已将她关在二楼一个星期了。晚上,小丫在家人的陪同下下楼吃饭。可能是觉得小丫这一周来都没什么动静,家人有些松懈。谁想小丫趁家人不注意,撒腿就跑了。父亲发现后,骑上摩托车就去追(怕开汽车目标太大,被女儿发现)。跟着公交车的路线追了几站路后,终于赶上了公交车正在靠站,父亲马上跳到车上,小丫果真在公交车上。
父亲死死地把女儿拽下了车,小丫嘴里嘶喊着,“你们不要管我,我可以独立的,我要过自己的生活。”“我呆在家里烦死了,我不想见你们中的任何人。”
父亲问她,你这么小,一个人怎么生活?
小丫说,她晚上可以去酒吧,卖点衣服、饰品等给泡吧的人。下午可以去地摊帮人看摊,还可以去咖啡馆打工。“你们给我自由吧。”她对父亲说。
父亲没辙了,只得求助心理医生帮忙了。
父亲向医生出示了在女儿身上搜到的一个包,里面装着超短裙、网眼袜、吊带衫,还有化妆品。这些性感的装束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晚上,女孩经常穿着这身行头去泡吧。她逃学、泡吧,父亲无力管束,只好把她锁在家里。
小丫承认,她是半年前开始泡吧的,“在那里觉得特别放松。他们越是要把我关在家里,我越是要去外面。”
问她在酒吧里是什么样子,她说,我就把自己画个烟熏妆,坐在那里喝酒。她说自己酒量不大,只喝1瓶。“我知道这对健康不好,可这样让我觉得很舒服。”
不怕遇到坏人吗?她很大人气地说,我有自我保护能力,去了那么久,从来没给人占便宜过。她说有男人来找她,她会骂他们,“老娘要清静,你们给我滚。”
去的多了,有时候酒店的服务员也会告诫那些试图接近她的男人们,“她年龄很小的,招惹她要犯罪的。”
小丫究竟怎么了?心理医生分析,小丫有表演性人格障碍,它的典型特征是,喜欢以过分情感化和夸张的言行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其形成的原因,与家庭环境有关。
小丫的妈妈常年在国外做生意,爸爸留在小城和女儿一起生活。夫妻两人生意都做得很成功,但都非常忙,陪女儿的时间不多。因为内疚,父亲对女儿极为宠溺,在钱上很大方。但女孩其实很孤独,很怕一个人呆着。
独自呆着的小丫很多经验都从电视上得来。比如,她觉得电视上的酒吧女郎都很妖艳而富有魅力。“有表演性人格障碍的人是很容易接受暗示的。”王乐怡说,这样的人很喜欢用夸张的言行来得到别人的关注、表扬,从而排遣内心的孤独,确立自信。
小丫的思维也受到家庭很大的影响。她说妈妈也没读多少书,生意却可以做得很大,我为什么不可以?“你们给我自由,我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的。”
心理医生说,人格障碍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长期的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另外也需要改变她的认知。她建议小丫的父亲多花点时间陪陪女儿,目前最重要的是对她进行一些安全教育,帮她认识到行为的幼稚和危险性。另外,引导她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比如唱歌、跳舞,转移她的注意力。
心理医生介绍,其实就她和一些老师的交流来看,具有表演性人格障碍的孩子每个学校都有,他们往往喜欢做出出格的言行来引起别人的关注,比如打群架,半夜离家出走,他们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家庭方面的原因。
这样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请你说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