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旅游专业女性的帖子曝出:温州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公管处”)一位前任领导为使女儿进入单位,“量身设定招考条件”;接着索性更抖出另一个猛料:“公管处领导给子女、亲属在系统内安排工作,且都属于事业编制,前后近9年,招进50多人。”(《钱江晚报》5月24日)
网友“政府要诚信”说,温州公管处近年来安排了50多个领导的亲属进入事业编制,不少都在办公室、公路段等部门里上班。他还透露,公路处的一位前任领导,为了将自己学旅游的女儿,安排进高速公路路政大队上岗,特地设置相应的招聘条件,不但专业上明确要求是旅游专业,还限定了身高、年龄等多个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女儿被顺利招入。
最近几年来,公管处一共招入多少人?目前确认招入的领导亲属,占新进人员的比例有多少?对于这些问题,公管处的一位领导说要仔细查一查才能答复。恐怕是要再去商量一下“对策”吧!
这又是一起“萝卜招考”,而且不明不白地长出了一群“萝卜”。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常常被曝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质疑,尽管质疑不断,但“萝卜招考”继续。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权谋私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也助长了不正之风,后患无穷。
当官的父母为子女量身定做一个好工作人们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确实建立在广大老百姓那些优秀子女的基础上换来的,甚至连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不给别人,这样的做法难免遭到别人的唾沫。然在制度设计上基本保证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但有好的制度不落实或者不被监督落实,制度就会成为摆设,难以制约“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这比没有制度更坏。
如果任由这种“萝卜招聘”现象蔓延,我们社会的公共机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变成一些人以权谋私的“土围子”,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位,也是具体落实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单位,机构与人员的素质很重要,“萝卜招聘”的直接结果是事业单位成了领导干部子女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去就去,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质量下降,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感下降,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侵蚀社会和谐,甚至可能动摇我们党执政的合理性基础。
要遏制事业单位招考过程中的“特权腐败”,必须着力于招考制度建设,目标是向公务员招考制度学习,使一些人无机会钻空子;必须着力于招考过程公开透明,使一些人不能钻空子;必须着力于严格监督和惩处,强化问责制,明确以权谋私、特权腐败就是“犯法”,而不是“违纪”,轻者开除公职,重者司法处理,使一些人不敢钻空子。像温州公管处野蛮长出的50个“萝卜”必须拨除,而且还应该拔出萝卜带出泥,以免日后再生根开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