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陪读的家长
能否使子女“成龙舞凤”?

双休日,被父母送进“兴趣班”的孩子,要在课堂里度过一整天。那些候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室外的家长,往往等得心焦急,站得腿发酸。不少家长在课堂外支起帐篷,借此打发长长的守候时光。
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屋檐下,在一个个的“兴趣班”周围,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帐篷族”。来这里培训的孩子父母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早早地赶来,在树荫下抢占一块又一块的空地,有条不紊地在帐篷里放置了防潮垫、餐具、电脑和书籍等用品。在孩子们课堂一墙之隔的帐篷里,大人们玩起了电脑“接龙”、“挖地雷”等游戏,有家长调侃道:“就当是周末度假,等将来儿女毕业了,我们再到外地去度假!”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帐篷族”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了不影响这里的秩序与美观,“帐篷族”们也要听从保安指挥,经常在不同的空地和区域“迁徙”。在鳞次栉比的帐篷周围,更多陪读家长选择在绿荫下、花丛中、墙角、走廊等地栖息,默默守候的身影,共同传递着望子成龙的美好期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自古以来家长们的心态写照。但是,有期望与目标,也一定会留下遗憾。家长们,难道你们故真要这么做吗?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这种做法既光耀门庭又报效国家,照例说何尝而不可呢?但是,有的父母误却解了其真正的含义,以为只要学习好了别的都不重要了。因而有了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特长班,父母们不惜花钱,效仿哈佛女孩、钢琴王子郎朗……不顾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强迫儿女顺从父母的意愿,使孩子丢失了应有的活泼与欢笑。这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做法表面上速成了天才,实际上许多不可缺少的人生积累体验过程被忽略了。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天才”,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别的一无所知。所以就有了天才孩子上大学后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半途而废的无奈,有了走上社会后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四面楚歌境地的尴尬,更有遇到挫折就失去生活信心从而了结生命的惨痛教训。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作为父母要学会发现并积极引导、鼓励,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全面发展。这样,孩子长大了即使没有成为天才,也一定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有用的人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近几年来,人们之间在生活和精神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沉重的现实面前,有的人经过多次努力想改变现实,可是显得力不从心,只好把迎头赶上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把望子成龙(凤)作为生活的首要动力。这是一种投机和赌博心理,下一代人身上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当代人来说也是转嫁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积弊,更是教育不公、人才培养缺乏科学发展的写照。我们并不是不重视教育,而是重视教育的策略与创新落到实处的少。如果教育部门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做得很好,百姓对学校教育很放心,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多的领域,家庭的重心就不会全都放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生活动力则不会过多地来自孩子身上。
家长们望子成龙(凤)之心的“燃烧”过于激烈,自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全家四五个人众星捧月,而不再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各有各的生活目标与希望,淹没了多少家长和孩子的幸福与向往。我们还应看到,有一些家长隐含着望子成龙(凤)教育的“不良”。有些家长不是追求为国奉献第一,而是追求出人头地下的“权力通吃”、盛气凌人下的奢靡挥霍、夸富摆阔下的傲慢与彰显,甚至为了图谋将来子女疯狂占用公共资源、官僚腐败最大化,可以说“动机”不良。
不是所有的望子成龙(凤)都是硬道理,健康教育、健康操作、健康成长下的望子成龙,才是家长永恒的骄傲、孩子永恒的自豪。家长望子成龙(凤)也是有章可循,其中的“道”亦有“道”,家长有条件要明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明白,无道的望子成龙(凤)千万要不得。
附:龙与凤的守望者们的“幸福”生活

“兴趣班”外,帐篷成排。

父亲酣然入梦,母亲陪孩子玩起电脑,他们在等候午后的上课。

小孩在培训,家长则聚在帐篷旁玩起游戏。

帐篷外的午餐,吃起来真香,然而等待他们的还有漫长的下午。

一对父女在帐篷里用各自的方式,打发午休时光。
(以上图片来自《钱江晚报》,感谢原图片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