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崇明县质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位于崇明岛及长兴岛的两家加油站加油机计量不准。经现场检测发现,崇明岛加油站的2台加油机合格;长兴岛加油站的3台加油机中2台合格,有1台存在较大计量偏差,偏差值达到4.4‰。质监执法人员立即责令该加油站停用该台加油机,现场监督其调试检测合格后方允许继续使用。(《新闻晨报》
2011-04-28)
油价连年猛涨,有车一族压力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汽油的质量和数量特别的关注和敏感。因此,近年来,对加油站的投诉不断增加,社会上的传言较多,加油仪表不准,汽油渗水等。然而,行业主管部门却常常义不容辞地出来为其辟谣。说“每笔交易数据都通过电脑联网由税务局监控,个人不可能偷工减料。”既然这样,为什么投诉却越来越多呢?
我以为,从实际情况看,行业主管部门的“辟谣”有三点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是设备是人制造的,使用的也是人,如果存心想短斤缺两的肯定能做到。不是有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留意每个加油站上面的检查日期和关键部分的“铅封”有没有被人为破坏的情况吗?这就是说,仪表是可以调节的。二是现实情况确实存在,前几年,就有不少城市的加油站被质监部门查获,但最后处罚的结果却杳无音信。上述崇明县长兴岛加油站的加油机不是有一台偏差值达到4.4‰吗?三是看业主的商德如何,如果像某些食品行业的黑心业主一样,保不住也来添加的什么。
另一个我对加油站的价格也是雾里看花,弄不大清楚。我家的不远处有三处加油站,一家是国家价格部门公布的价格,一家是比前者便宜每升四角,另一家则便宜1角,不知是利润空间大还是从中有猫腻不得而知。
我们当然知道,加油站的加油机属国家规定计量器具,有统一标准,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作假,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把不住来个“添加”,受伤的还是我们消费者,本来已不堪高油价的重负,再有短斤缺两就如向我们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以前听说有关部门在研制加油机“黑匣子”,不知有没有成功,如果能对加油机进行全程监控,对任何改变加油机正常运转的蛛丝马迹,都能将被它记录在案,那就只要定期检查“黑匣子”,就能知道加油站有没有“耍花招”短斤缺两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