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今天报道:关于牛肉膏问题的质疑余音未落,食品安全领域又爆惊人事件。广东佛山南海检察院检察官昨天向媒体披露,为了把猪肉变成牛肉贩卖,个体经营者谭某东将硼砂、豆粉等混合成“染色剂”,大肆浸泡16吨猪肉批发给了别人,涉及销售金额约23.4万元。涉嫌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谭某东已被批捕。
佛山办理的在猪肉中掺入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进行销售牟利案,涉案假牛肉数量达1.6万多公斤。
在震惊之余,我感到的是深深的担忧,如今的“吃”还能放心么!真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无助阿!一个意念闪过,还不如乡下弄块地,种菜养猪去!

*********************************************************************************************
乡下弄块地,种菜养猪去!
文/阿法
民以食为天,自有人类以来,吃穿住行“吃”是第一位的。不说久远的,就说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个“吃”纠缠了我们多少心头,从50年开始到本世纪之处,对于“吃”的话题是一个“饱”与“不饱”的抉择。当人们刚刚摆脱“吃”的纠缠没多会儿时间,关于“吃”的问题,又来了新的纠缠,这就是吃的放心与不放心的担忧。
也许苍天的刻意安排,这个担忧竟然从孩子开始,我们的孩子们吃奶粉吃出了“三聚氰胺”;吃麦当劳吃出了苏丹红,吃红心蛋吃出了苏丹红......
一则段子便在大江南北流传,说的是国人在食品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如今,一个更陌生的名词“莱克多巴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莱克多巴胺”是近来一夜暴红的著名人工合成化学物品“瘦肉精”了。与其双星闪耀的,还有新起之秀“染色馒头”。再往前追溯,我们很轻易地就能想起一长串名词:牛肉膏、地沟油、植物奶油、硫磺姜、洗虾粉、一滴香、五常香米、人造蛋......
一个外国人这样感叹我们食品安全事故高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他说,目前中国大陆正在进行一场以食品慢性中毒为特征的全民族大屠杀。
为了佐证这位外国朋友不是悚人听闻,有媒体报道说,某地一位食品安全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私下里对记者承认,他们担心的,不是食品安全,而是如果食品都安全了,他们的收入、福利、奖金就随之没有了。这在古代,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现代则叫做“钩鱼执法”。
在这场漫长的持久战中,人人自危,纷纷打起了自卫战,国家机构的食堂自己种菜放鱼养猪了,各个地方单位的食堂想办法找定点单位供应肉食素菜了,城里人找乡下的亲戚的,儿女们找在农村的父母......这场面说有多壮观就有多壮观。
年轻人要工作,要事业,没办法总得留在城里,我们老了,还不如到乡下去,弄块地,种菜养猪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