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采茶故事

(2011-04-01 20:24:18)
标签:

摸着路

gb2312

楷体

宋体

茶园

记忆

情感

分类: 青春小鸟

     难忘采茶故事   文/阿法

 

又到了满园春茶冒芽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采茶的种种趣事。

当你谈论明前茶的时候,当你泡一壶精致的西湖龙井慢慢品尝的时候,不知能否想到采茶的辛苦。或许城里人不会有这种体会,小年轻不会有这种感受。兴许你还认为采茶是一个多么乐趣的事啊!这不,城里人在双休日往乡下赶,去看茶,去采茶,体念那种茶农的生活。茶农的苦,只有茶农自己知道。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老家的农村茶叶是一项主要收入,因此,乡亲们对采茶是十分看重的。那时还是集体生产的体制,茶叶归集体所有,茶农只有争工分的份儿。为了多争工分,家家都争着多采茶。每年的春茶开摘以前,生产队采用抓阄的办法,把一块块的茶园分到采茶组,采摘后以斤计工分。只有在自己分得的茶园采摘完以后,才能到公共的茶园山再去采茶。这样,家家户户都拼命地先采完分得的茶园,力争再去公共茶园采摘,多争一些工分。

天色还暗沉沉的时候,母亲就把我叫醒了,我夹着双眼极不情愿地起来,洗脸、吃饭、背上茶篮,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摸着路去山上采茶,开始了一个茶季的采茶。与我家同组的是我的干妈家、干妈家的邻居三户人家,从我知道开始一直没有变。

到了茶山以后,记得第一个动作是抢篷,就是挑选长势最好的茶叶篷,因为这样采摘的就多。就这样从早晨五点开始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才可以回家吃饭,那个辛苦劲儿无法形容。中间解闷的办法有几个,我记得是缠着大人讲“朝事”(故事),每个大人讲一个,消磨一些时间;再就是等待着吃点心,点心是母亲随带的,一般是几块带有浓浓酸味的年糕,用手帕包着放在茶篮底下,焦虑地等待到九十点钟,才在母亲的一声指令下,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把酸味年糕吃了;还有就是小便做由头,玩一会放松一下。

采茶时有篷的,即二个人共采一篷茶,一个上手,一个下手,这样优势互补,采摘快一点,也解闷。与我篷的是干妈邻居家的女儿,比我长二岁,女子发育早,她比我成熟,我感觉她老是占我便宜,地势差的一方,总是让我去采摘,当然,也有好处,她也给我讲故事,有时给我一点零食之类的。

令我难忘的是一次茶园里来了个算命先生,母亲让先生给我算了个。先生说我很会读书,一定能出乡出省,把我和母亲高兴了好一阵子,我也把这个预测牢牢地记住了。其实也实现了先生的预言,长大后我不仅仅出乡出省,还出过国呢!

采茶最难熬的是雨天与猛太阳。遇到刮风下雨也得采茶,那个冷、那个阴,水化化的茶又难采;大晴天到了中午,猛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昏沉沉。春茶还好一点,到了采夏茶,遇到茶虫一类的全身上下痒煞人。

就这样,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年年怕采茶,年年还采茶。

 

难忘采茶故事
     这是作秀的采茶,穿上民族服装,来!照一张。

 

难忘采茶故事
     这是无忧无虑的采茶,妈妈!快来看,我的小篮篮茶叶满了。

难忘采茶故事
     说不定在拍电视剧,过去是没有这么整齐的茶园的。

 

难忘采茶故事
     这里才是我小时候采茶的地方,这里才是我童年的记忆。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的秧来匀又快,采的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呀,
敢与老天争春光争春光,
哎…争呀么争春光
左采茶来右采茶,采茶姑娘勤采茶。
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啄米,上又下啊。
两个茶篓两膀挂,两手采茶要分岔。
摘了一会停一下,头不晕来眼不花。
多又多来快又快,年年丰收龙井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