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里人为什么去乡下过年?
接近大年三十,小区里的车位越来越宽敞,有的到乡下岳父母家过年,有的到乡下父母家过年,有的去了乡下兄弟姐妹家过年。总之,去乡下过年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问问同事与朋友过年怎么安排,个个都说想去乡下过年,城里过年实在没意思!
自己是农村长大,小时侯天天盼着过年,有好吃的,穿新衣,人们为过年要做好多准备工作,买年货、大扫除、祭祖、请财神等。一进腊月,集镇里闹盈盈,人们都赶在大年三十前把年货买齐,因为之后长达半个月时间集镇里就冷冷清清了。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拜年、串亲戚,享受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吃的并非山珍海味,但那个过程让人好着迷。
那时候,农村里平时很少有城里人来,只有到了春节,一些在城里工作的才回到农村过年,但少得可怜,一个村才那么几个人,他们洋气得很,戴手表、穿皮鞋,正月里走东家吃西家,很是“吃香”,这些城里亲戚往往会分一些糕饼糖果之类的给村里亲戚。我们这些农村娃儿多羡慕城里人啊!希望有一天自己变成城里人。
如今,自己已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城里人,城里的工作,城里的户口,城里的房子。也不知怎么的,慢慢地开始厌恶城里的生活,觉得沉闷,感动无聊。平时工作忙无所谓,真正休息时却感觉到无所适从,不是逛逛街,就是进娱乐场所,要么电视电脑,其他没什么可吸引人的事情。说真的,现在的城市里,物质很丰富,日子天天像过年,想买的东西随时可以买到,再也不用囤积年货。而过年的仪式只剩下吃一顿年夜饭,拜年改成了团拜、电话、短信拜年,要么就是出去旅游,小孩可能还会盼着拿压岁钱,其他就没什么了。那些节日道具、节日符号成为一种怀旧的内容。
农村就不一样,虽然天气很冷,但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更少不了贴年画和对联;杀鸡、杀猪、宰羊、臼年糕很是刺激。大年三十,男人们去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煮饺子。同时,女人在自家祖宗牌位下摆设供品、燃香,祈求神灵降福。随后,晚辈要挨门挨户向长辈叩头拜年,如果自己在村里辈份小,非得把腿转酸了不可。看戏,打牌、搓麻将,放烟火,尽情娱乐。亲戚之间互相走动,互请吃饭,人们在吃团圆饭时商量家事,联络感情。
城里人都在感叹这个年到底怎么过?似乎都在寻找着过年的新方式、新体验、新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