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的方法不一定是“最棒的”

(2011-01-25 00:06:31)
标签:

乡村杂谈

         传统的方法不一定是“最棒的

                       ——与月牙为了给学生一个好榜样,不迷恋网络而休博作一商榷

 

    我看了博友“夏雨涟漪”的博文《再会,我们的月牙!》一文,说月牙是一位“当今难得的一位纯粹的老师,可亲可敬!”“为了给学生一个好榜样,不迷恋网络,月牙休博了。”乍一看,觉得月牙是一位十分敬业,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的好老师。可细细想来,这个做法有待商榷。

    月牙对自己以身作则的要求并没有错,因为以身作则是我们对老师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老师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作出表率。这样的要求,对教师而言,有它的必要性。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必先做到,有它的真理性。因此,多年来,它一直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在今天看来,一些我们原先奉若神明的思想、观念、原则、要求,都有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的必要。一些万古不变的、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思想和实践的思想、观念、原则、要求,由于思想上的惯性,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它的不适应,没有感觉到存在着与鲜活的实践不相符的方面。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倡导民主、平等的今天,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的时候,“以身作则”就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了。今天,教师个人的“身”还能够作为学生们的“则”吗?与时俱进是时代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要求,重树教师新形象,就必须走出传统的个人意志。

    就拿月牙停博说事吧!不错,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学习,有的甚至还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这是事实。但是,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十分发达的网络,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特别是科学研究带来了多多少少的便利,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还能离得开网络吗?教师要求学生不沉迷于网络,不等于远离网络,不等于与网络为敌。奥!你教师休博(当然,你休博是建立在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你个人完全有开博与休博的绝对自由),你就不用网络啦?在教育工作中,你离得开网络吗?就算你彻底离开网络,那又如何呢?无非就是要求学生也和你一样,彻底离开网络。如果这样,能符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特征吗?离开了时代特征的学生还有什么用呢?

    正因为有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学校往往只是在“堵”字上做文章,要求学生不能碰网络,不能碰电视,不能碰游戏机,对一些先进的、引领潮流的东西一律都“敬而远之”,甚至于影响到家长全程接送孩子,把学生看得严严的,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

    所谓以身作则,是建立在正确的、先进的、引领时代基础上的以身作则。学生沉迷网络固然不好,但我们是教书育人,不能因噎废食。水能覆舟,我们就不驶船了?车祸猛似虎,我们就不开车了?触电死人,我们就不用电了?因此,教师个人的什么“身”来作为学生们的什么“则”有其时代的要求,而不是传统固有不变的。当然,传统的未必全部摒弃,但必定是一个扬弃的过程。那些道德的、文化的、中华之精华的东西我们是必定要发扬光大的,那些糟粕的、腐朽的、落后的必定是要抛却的。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样看来,老师的作用,仅仅在于导学生“游”。所以,我们要少用“堵”的办法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要导学生如何“游”,用疏导的方法解决学生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要导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知识,导学生掌握现代的实用技术,导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要懂得教书育人,传统的方法不一定是“最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