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再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高尔基曾这样说.。儿童时懵懂无知,青少年时期畅游书海与发疯玩撒,高中时埋头苦读,大学时卖弄时髦,中年时拼命工作,老年时夕阳近黄昏。青春是宝贵的,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尽管回忆催生老化,但那抹不去的岁痕,总会涌上心头。我愿攫取曾经的浪花与你共享。
收音机之恋
七十年代对于农村而言,收音机是一件稀罕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稀罕物是在我舅舅结婚的时候,有个上海亲戚带回来一台,像小词典那么大小,一按按钮,就嗡嗡作响,有说有唱,好玩极了。我和表弟夜间把它“偷”过来,我们欣赏了一个晚上,直到它发不出声音。从此,我渴望能自己拥有一台收音机。
中学时代,我的脑海里总是充斥着这个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弟弟经过一个暑假的奋斗,采集山上草药,攒够20多元钱,去县城买了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挨骂。但是阵痛以后,是我们的欢天喜地。记得这是我们小村庄里的第一台收音机,乐得兄弟俩捧着收音机到处显耀。放学后和同学们共享,生产队劳动和大人们共享,收音机与我们形影不离。从此,我迷上了收音机。上高中的时候,我对机电课(那时没有物理课)十分卖力,收音机的七管电子线路图我能顺到默写,可惜没有配件,很想自己装一台。机会来了,生产大队有的一只扩音机(有收音功能)破了,我硬着头皮化30元钱(挂帐)买回来了,也得到了父亲的一顿痛骂。凭着我对无线电的功底,把它修好了,又化17
元钱买一台电唱机,去公社广播站讨回来2只小喇叭,买来几张老唱片,从此,洪亮的歌声响彻在我家周围。吸引了十七八岁的毛小伙子、四十多岁的妇女都往我家凑。
以后的事情发展就快了。到我结婚的时候已是四喇叭的收录机。八喇叭、十六喇叭......MP3、MP4......
今天,我又化了20多元钱买了一只小小的收音机,那是晨练所需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