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到底有多少姓?
今天,文联主席与一企业老总到我办公室商量某姓氏的家谱编造工作,谈起百家姓大家争论不休,说法不一。晚上,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姓氏的一些说法才有个朦胧的认识。追根溯源,“姓”要从“家”说起。
“家”,是华厦儿女人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姓”,是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之一。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我们今天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从战国时代起,随着宗法制的崩溃,姓与氏已无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其所生家族的符号,也就是郑樵所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我一。”而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又正式从文字上把姓与氏合一。此后。人们无论是说姓,还是谈氏,都专指姓而言。同时人们普遍地拥有了它。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由于各民族间不断的交流融合、社会制度的变革、战乱、避仇、赐姓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姓氏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姓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多姓同出一源者,还有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变化者。那么,从古到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呢?据现在已掌握的资料看,北宋编篡、流传最广的《百家姓》,仅收录了438个姓。明代编篡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而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目前我国56个民族的姓已达到11969个。窦学田所编《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古今姓氏更是多达12000个。
随着姓氏的产生,姓氏之学逐渐兴起,直到近代和现代都有源源不断的学者、专家研究姓氏。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兴起了编造《家谱》热,应该说这是对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