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厮杀才刚刚开始,即将过去的第二季度足以见得刀光剑影,将要到来的第三季度的PK更将会血肉模糊尸横遍野,大伙儿可以对照着来看看谁将是最后赢家!
关于怎么样做一档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很多文章都已经讲过,从真人秀的叙事方法到如何强化“故事”,再到新模式节目开发的法则……
之所以要再次来讲一下这个问题,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架构已经在那里,基本也逃不出那些呈现方式,除非谁能创新,不过经过了快100年的发展,要创新,很难很难。
如同魔术,一个好的魔术表演的精髓,那就是表演。魔术的秘密总结出来就是那些,每个效果呈现的原理和道具不出其右。
几乎所有的电视综艺节目的表现方式,都可以用“什么人用什么方式做什么事”的构架来概括。但具体到各个纬度,包括主题、结构、逻辑、节奏、角色配置、参与感、
美感等方面,却鲜有具体的评定准则,本文就此问题略作粗浅探讨。
中国观众爱看什么?
如果你要问现在的网络媒体上哪些内容是最吸引人关注的,总结下来不外乎这三种类型:
一是和理财相关的,老百姓就关注哪些如何帮助他们省钱、帮助他们赚钱的节目内容;
二是和养生相关的,因为物价高企,就医买药已经是未来巨额开支,而拥有健康比任何都重要已成为国人共识。
三是窥视别人的人生。当下最热门的节目,非真人秀莫属,真人秀之所以好看,在于透过其能窥探人生百态,无论是明星还是草根,别人的人生总有别样精彩嘛。
此外,电视节目要想抓住观众眼球,还离不开以下几点节目构建思维:
1.极致
2.对抗
3.干预
4.编剧
5.专题
6.装置
7.悲剧
8.怀旧
9.代际
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应该用什么方式组织?
一个好的节目,就是主题要让观众一听就有兴趣看;看的过程要保持持续性,不愿意换频道不愿意离开;看完之后要有回味,对内心有所触动,形成口碑传播,这是一个基本的判别标准。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某资深节目制作人(微博@闲人在加班)提出了几条高收视综艺节目的判别维度:
主题
1.节目是否有一个核心的冲突反映出价值观念?而不仅仅局限于好坏善恶?
2.节目的主旨是否有足够的悬念和吸引力,让人一听就感兴趣?
3.节目是否有时效性?能和当下的社会心理、时代思潮有关联么?是否唤起或满足了什么普遍的愿望?
结构
1.节目的整体结构能全程调动观众的感官么?甚至情感变化?
2.节目的结构是否平衡?结局是否令人满意?
逻辑
1.节目表述的逻辑是否清晰?
2.节目的开篇是否令人兴奋?是否清晰的交代了规则、玩法?
3.节目是否在开始就能够为后面的高潮埋下伏笔?
节奏
1.节目是否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或冲突,能快节奏的向前推进么?
2.节目是否以充满戏剧性的方式发展或呈现?是不是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有趣或者意想不到的事情?
角色配置
1.节目主角的搭档或配角能否衬托出主角新的面貌?或者形成互补?
2.节目主角在节目中需要解决的外在问题难度是否足够?吸引力是否足够?有需要解决的自身内在问题么?
3.节目中人物的表现、表演以及对话是否足够有趣?足够有特色?足够顶级?足够连贯?
真实性
1.节目中人的行为是否真实可信?
2.不符合节目规则或者失败的行为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惩罚?
个人成长
1.节目主角是否有主动挺身而出的机会?
2.节目主角是否通过参与节目发生了变化、成长、进步或者得到经验教训?
参与感
1.观众有可以支持的人么?能够与他们产生某种方式的共鸣么?
2.节目是否能够吸引目标对象争先恐后的来参加?
美感
1.进行必要的解说时是否会以优雅和即兴的方式呈现?
2.节目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么?或者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新的演绎?
3.节目场景的变化是否会流畅并赏心悦目?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内容上要让观众熟悉题材但惊喜于形式,要用故事衔接所有桥段,节奏要快,结构要清晰,不能无节制地煽情。渠道上要有好的播放平台,好的节目时段。最后,还要有一帮愿意为此卖命的电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