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量之网》

(2011-08-27 13:19:06)
标签:

杂谈

爱因斯坦说:停留在提出问题的意识水平,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同样,如果还停留在由某种现状而产生的意识之中,我们是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要改变平行世界,扭转我们所在的这个物质世界的实相,就需要仔细“观察”,并且在生活中感觉到他的存在。

如何解释这种感觉。《无量之网》中一段描述作者去西藏朝圣的经历。作者问喇嘛“你们会做祷文,但你们到底在祷告什么呢?一天花费14到16小时来诵读经文时,你们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改变?”当翻译转达主持的回答,作者似乎受到某种强烈的启发。主持“你们看不到我们的祷告,因为祷告是无法被看见的,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为了在自己的内心里创造出来的感觉而做的事,感觉才是那祷告。”

是的,真正起作用的并非我们说出的话语,而是我们内在创造出来的感觉。感觉又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比《秘密》一书阐述的更清楚。书的后文又延续介绍和分辨如何体会这种感受。比如一个得了癌症的病人在祷告中说,我需要康复的请愿,但其祷告背后是隐藏着不能康复的恐惧动机。而当祷文中带有最直接的我已经康复的幸福感受时,那么如耶稣所说的“山,请给我们让开道路,那他必将移开。”而他所说的这种存在的感觉是不带任何欲望的,或者单纯的理解为一种信念和信心。

在去英国的途中,从出发到最后一天自由活动,我和S都无法相信我们去了巨石阵。其实这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去那里会得到怎样的收获。只是信念中会一直跳出一个画面,我站在那里举着相机拍照。这个画面一直在脑中打转。我们从出发的第一天得知剑桥和巨石阵巴斯小镇二选一,并且是最后一天伦敦自由行的时间,就觉得去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各种阻碍。比如15人成团,对于我们一共18人的小团就不可能。如果两人只身包车去目的地那就是更不可能。我们看见眼前的山却不知道怎么移开。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一定能去,怕什么。谜底在等待揭晓。9天的行程,脑中不停的出现我们在巨石阵拍照的画面,在旅行中反复体会这种感受,好像已经去过了。最后一日如我们意料没有包车成团,在领队的建议下报了当地旅行团的最后两个名额。当日,伦敦近郊游非常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且安全回酒店。我突然能感受到,移山的那种感觉。是一种指引,一张成为现实的图片,一个想去的信念。也许神在让我们练习如何用一个意念来完成目的。这看起来并不简单,但又是这么轻松。

在我们中大多数人面对事件的态度:会相信我们在“这里”,而可能性在“别处”,这就难免在一些时候给自己制造了这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无量之网的运作法则,请牢记,我们通常认为的“别处”,实际上他已经在“这里”了。去训练这种已经拥有的感受和信念,非常有意思,奇迹会不停的发生。

 

http://pic.yupoo.com/pigfly8848/BivtnhwB/14XRzO.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KLASSE W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