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2010-12-05 22:57:27)
标签:
杂谈 |
觉得很有意思,之前花大篇幅用很自我的方式,表达了必须先有信心,对自己的认可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升华,实现灵魂的充实和丰韵。
然后昨晚无意间看到,关于这个理论原来早有他的名字,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所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呼吸
◆ 水
◆ 食物
◆ 睡眠
◆ 生理平衡
◆ 分泌
◆ 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人身安全
◆ 健康保障
◆ 资源所有性
◆ 财产所有性
◆ 道德保障
◆ 工作职位保障
◆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友情
◆ 爱情
◆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自我尊重
◆ 信心
◆ 成就
◆ 对他人尊重
◆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 道德
◆ 创造力
◆ 自觉性
◆ 问题解决能力
◆ 公正度
◆ 接受现实能力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
由上可以看一下,我们每个人在五大进阶中正在第几层?越是底层的被需要度越大,力量越强。所以当一个人正处在饥肠辘辘被困在缺乏安全感带来的恐惧中,是不会追求归属感和爱的。其实我们周围的人大多数能很顺利的走到第三层,甚至徘徊在前三层。一部分原因是过分安逸、没有动力、甚至没有时间去开发第四第五层。我觉得如果要对自己的事业,对能力更加了如指掌,必须强有力的对第四层进行开发,前提是先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才有可能朝前迈进。而第五层的到达是跨入成功前最关键的一步。
我仍坚信性格是七分天注定,性格绝对是决定命运的先决条件。但更相信能力开发的无限性,用这种开发的能力改变性格改变命运。这就是信仰教会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