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箴言29》——倚靠耶和华,必得安稳

(2023-03-08 20:43:55)
标签:

所罗门

文化

智慧

箴言

分类: 查经分享-箴言

*论冥顽不灵:「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29:1)」

箴言指出智慧人遇事可领受训诲,若冥顽不灵,则无法可治。信徒也有麻木的危机,信主久了,读圣经读多了,听道听多了,信仰生活会渐变乏味,失去对生命的震撼力。我们需要的,乃是敏感于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倘若受责打而仍无动于衷,那时真的无法可治了。新旧约辅读

没有人凡事都能作出明智的选择,包括所罗门本人,所以总是「屡次受责罚」。但神却长期怜悯忍耐,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来认识自己的愚昧。神赐下《箴言》,与其说是让我们越来越有智慧,不如说是让我们越来越认识自己需要智慧,因此越来越不敢自诩属灵,越来越敬畏神、抓紧基督。但人若对「责罚」麻木不仁,反而觉得自己很属灵、很有智慧,就是「仍然硬着颈项」,就是「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罗2:4」,悔改之门随时会关闭,「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因此,真智慧不是不会「受责罚」,而是「受责罚」的时候承认自己是需要被管教的愚昧人,趁着「悦纳的时候(诗69:13」认罪,抓紧「拯救的日子(赛49:8」悔改,而不是心存侥幸、继续坐等明天(林后6:2)。圣经综合解读

 

*论智愚之别29:2-11):「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11)」

这里所说的是积极的,是一种个人修养与内涵。冲动常会带来僵局,忍耐有助免生偏差,因为凡事必须详加察看,否则易被环境所骗。雅各也曾说: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新旧约辅读

当「愚妄人怒气全发」的时候,「智慧人忍气含怒」。只有属灵成熟的人,才能做到冷静自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不逞一时之快,而是「听凭主怒(罗20:19」。

末世的信徒生活在人本主义泛滥的世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结果培养出一批没有思想、没有知识、没有判断力的愚妄人。他们所记住的流行观点和时髦意见可能有一公里宽,但只有一厘米深,却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优越感。他们的辩论是质疑别人的动机,作出大胆的断言,重复煽情的口号,唯独缺乏基于逻辑和证据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样的世代若不赶快悔改,「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圣经综合解读

 

*论普遍恩典:「贫穷人、强暴人在世相遇,他们的眼目,都蒙耶和华光照。(29:13)」

对暴虐的人得享平安,我们常会心中不快,但不论贫穷人或强暴人,他们在世都可蒙神的光照,光照是比喻神赐他们生命。这是神作为一切的创造主所施行的护理,也是神在爱中仍然忍耐的结果。盼望仍然在罪中的人能领会神的恩典,愿意向祂悔改。《新旧约辅读》

13-14节是一对平行句,主题是真理使国坚立。

「贫穷人、强暴人在世相遇;他们的眼目都蒙耶和华光照」(13节),意思是「神都给他们生命」。神是生命的唯一来源,所有的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

「君王凭诚实判断穷人14」,原文是「君王凭真理判断穷人」。神是真理的唯一来源,所有的人都应当在神面前接受审判。有智慧的君王应当降服在真理的主人面前,把自己的权力转化为事奉真理的工具,因为最强大的君王也无法强大得足以永远作主人。

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创1:27)」,并不偏待任何人。虽然「穷乏人和欺压者」在地上并不平等,但他们在神面前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2:2)。因此,君王应当用同样的真理标准对待富人和穷人,照着神的旨意秉行公义,而不是以貌取人、看人下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度才能「永远坚立(14a)」。但是,今天所谓的「社会正义 Social Justice」却是修改标准,把罪当作义、把丑当作美,把「平等」定义为善恶不分、美丑不分、优劣不分。这样的世代若不赶快悔改,「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圣经综合解读

 

*论管教:「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29:18)」

所罗门是一位蒙神厚赐智慧的智者,但他的一生,却仍有污点,因此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就算今日我们仍会犯罪跌倒,神的恩慈必依然与我们同在,惟有不断的更新,始可经历神更多的恩典。《新旧约辅读》

18,人的罪性都是一样的,孩子需要管教,百姓也需要管教。「异象」指从神而来的启示,在此与「律法」对应。若离弃神的律法,不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看为善的(申6:18)」,而是每个利益集团都「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申12:8)」,结果就是「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民就放肆」,社会陷入混乱。社会如此教会也是如此。

19,可译为「仆人不能靠言语受教;他即使明白,也不回应」(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神并不偏待人,人的罪性都是一样的,所以对儿子(17节)、百姓(18节)和奴仆(19节)的管教原则都是一样的。懒惰的仆人十分清楚主人要他做什么,就是不肯接受教导和劝诫,这时主人就应当采取言语以外的管教措施神的仆人、百姓若不肯顺服圣灵的引导,神也必用言语之外的方法来管教他们。圣经综合解读

 

*论倚靠神:「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29:25)」

22-24节是一组平行句,主题是不倚靠神的表现:

骄傲自大:骄傲者倚靠自己,没有理由就能自大,有点理由就更加骄傲。这种人不肯顺服神的律法,「为耶和华所憎恶(16:5)」,所以「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23a)」。而谦卑者是倚靠神、敬畏神,「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彼前5:6)」,因此,到了时候,神必叫他们「升高(雅4:10)」,「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23b)」。但人对长辈谦逊是恭敬,对平辈谦逊是和气,对晚辈谦逊是慈祥,对穷人谦逊才是出于敬畏(13)。

同谋作恶:「人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24a)」,因为同谋或知情不报,就是藐视神、与作恶者同罪。「他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却不言语(24b)」,意思是在法庭上不肯作证或起誓,以沉默说谎(利5:1)。当人该说话而不说话时候,不说话就是撒谎,说一半的真话也是撒谎。虽然人总是可以为说谎找到合理而必要的理由,但根源都是因为不敢信靠神,所以想靠谎言来解决问题。谎言掩饰了一个问题,总会暴露另一个问题;一个谎言总是需要加倍的谎言来抵赖。

25-26节是一对平行句,主题是倚靠神的结局:

人若不敬畏神,就会惧怕人、倚靠不可靠的人和谎言,结果是越陷越深、越来越怯懦妥协,所以「惧怕人的,陷入网罗(25a)」。人若敬畏神,就不必惧怕人,而是只说真话、相信神必报应,所以「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25b)」。

26节,可译为「求王恩的人多;人获公正来自耶和华」(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掌权者并不能决定人的最终命运,裁决权始终掌握在神的手中。因此,我们应当敬畏神,而不是惧怕人。神绝不会让施行不义的人躲过惩罚,也不会让遭受不义的人无处伸冤,「祂已经为审判设摆祂的宝座(诗9:7)」。圣经综合解读

 

*论正直:「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29:27)」

本节与二十八1首尾呼应,是「所罗门的箴言」第二集第二部分的总结。

「憎嫌」、「憎恶」都是来自内心,敬畏神和不敬畏神,会导致两种互不相容的价值观。一方面,「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另一方面,「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两者之间并没有互相包容的余地。每个人都会被人讨厌,每个人在螃蟹看来一定也很可笑,因为人类居然是直行的。因此,人若想了解自己是什么人,只要看看自己被什么人讨厌;人若想了解别人是什么人,只要看看他所嘲笑的对象是谁。

1+1=2」绝不会包容「1+1=11」,反而是「1+1=11」很乐意包容多元化的答案。在一个讲究宽容的世界里,「恶人」并非不明白真理,而是拒绝真理。因为在宗教、哲学、伦理或政治领域里,「恶人」的「1+1」可能等于「11」,但他们支付账单的时候,一定会坚持「1+1」必须等于「2」。因此,人的悲剧是:孩子害怕黑暗,成人却害怕光明,「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约3:19」,「恶人」对真理的敏感度,常常比「义人」对谬误的敏感度更强。那些被「义人」和「恶人」同时喜欢的人或事,常常是化了妆的恶。我们若不赶快警醒分辨,「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1b)」。

27节,主耶稣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15:18-19」。一个诚实的人会给一群伪君子造成巨大的恐慌,一个基督徒会招来全世界的敌视;因此,一个人不可能既做基督的门徒,又在世界游刃有余。「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9:10」,真智慧首先就要在神和世界之间作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人不可能既蒙神的喜悦,又得世界的欢迎。圣经综合解读

 

祈祷主啊,使我作智慧之子,不作愚昧的奴仆。──《新旧约辅读》


《箴言29》——倚靠耶和华,必得安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