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累积曝光时间接近5h。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鹰状星云M16
实际上是一个疏散星团和一个弥漫气体星云的复合体,看上去像是宇宙中的一朵蘑菇,疏散星团是蘑菇的柄,气体星云是蘑菇的头。鹰状星云本身并不发光,它是被M16星团中的恒星照亮了才发光的。M16星云中心部位有几个黑色的“大象鼻子”早就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他们猜想那里可能是恒星诞生的一个巨大孵化场。1995年4月
1日,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了M16那与众不同的中心部分的特写照片,让我们清楚地看出了那几个暗条是由稠密的分子云和尘埃组成的一个个高耸的柱状物,从它们的底部到顶部比1光年还长。如我们前面所说,这些柱状物的外形确实很像大象的鼻子,在其顶端,流动的气体像倾盆大雨似的浇下来。
M16中心区域的这几个柱状物是亮的电离氢区(HII)和暗黑的分子云之间的边界。天文学家期望这个边界区域能成为
研究光子蒸发过程的一个理想的实验室。光子蒸发就是指来自年轻的高温恒星的紫外辐射侵蚀近邻星云的过程,这些高温恒星将会逐步电离它们周围的一切物质,最
终导致星云的瓦解。
“大象鼻子”是从分子云区延伸到电离氢区(HII)的。它们遭受电离侵蚀的程度比它们周围的低密度的物质要小很多。但是,大象鼻子最终也将会被侵蚀掉。天文学家给出的理论模型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为我们展示的在大象鼻子表面发生的情况符合得很好。
M16广域
M16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