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器材,早餐,填饱肚子后向丽江高美古进发。其实大理到丽江是有一条2级公路的,路况还不错,途径鹤庆,全程不超过4个小时。不知为何这个旅行社安排的路线是取道剑川,据说是可以先绕道拉市海。不过这路就难走了,很多路段都是简易公路。结果算上中午在剑川吃饭的时间,一共走了6、7个小时才到拉市海!本想在车上美美睡一觉的设想也未能实现,也就打了两个盹!
下午到了拉市海,说是安排的一个旅游景点,其实也就是让你在门口看看。进去要自己买门票,数百元一张票。这钱真的很好赚!而且时间也不允许。于是就在外面随便拍几张照片就好了,反正拉市海以前都玩过了!

冬季的拉市海,感觉同北方的景色差不多,不过那个天真的很清澈!

冬季的拉市海

湖心的小岛上居然只有一棵树。。。。。。

据说这两棵树叫夫妻树。

之后就来到这里晚餐,一个典型的纳西族庭院。

走进院子,照壁上的“紫气东来”。呃!吃饭的时候P.K.(台湾著名天文摄影家、资深天文撰稿人)过来说要搞个猪头上高美古烤猪头做宵夜。话音刚落,店小二就扛着一只猪头进厨房了。。。。。。

非常可贵的是在这里的二楼后窗望出去,就是玉龙雪山了!

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高美古。这里位于横断山脉的东南缘,丽江市区在它的东北方,直线距离大约35Km。高美古山海拔大约3200m,视野开阔,年降雨量小,晴天率高,视宁度好。是建设天文观测站的好地方。这里目前安装有东南亚最大的,直径达到2.4m的光学天文望远镜,隶属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当然,这里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上次是2007年4月,当时的2.4m望远镜刚刚调试结束,尚未验收。现在这台巨大的望远镜已经开始科研观测了。
话说饭后,行程的安排开始变得比较混乱了。有的车已经上山了,有得还在等待。很不幸我们就是在等待的那群人。。。。。。上到高美古天空已经开始变得昏暗了,由于车辆只能停在天文台的大门外,器材卸下来之后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后来还是组委会出来安排,可以把器材暂时放在会议室。可是会议室到天文圆顶还有几百米,开始又说只在圆顶旁的平台上拍拍合影、星野之类的,不要带赤道仪上去,所以我也只带了一支小小的三脚架,可怜的是有些同好甚至连脚架都没有带。
即便是天空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高美古的星空已经美得无法比拟了。在上去天文圆顶的路上突然发现了细如柳叶的新月,这是初二的新月。于是乎加快步伐赶快冲上圆顶旁的平台,寻找合适的观测位置,虽说相机上只有一个套头,还是要把它拍下来才好,很有纪念意义。

在新月即将落入山后的时候,抓住了它的倩影。嗯,貌似隐约可以看到地球返照的辉光。拍完了才发现几位广东同好就在旁边。于是大家又拍了简单合影。呃!P.K.就像幽灵一样出现在了我们的旁边,又在玩他那经典而又老道的星空下的合影(当然是给台湾的天文同好拍合影)。
这时天空已经完全暗下来了,黄道光看起来就像是光害一般与冬季银河交相辉映。看着这么好的星空,没有赤道仪实在太浪费。想想还是咬牙冲下去把赤道仪给提上来了。俺的小赤道仪可以按照星野模式组装,单轴跟踪,只安装相机。一只手可以轻轻松松的提着走,真是庆幸带了EQ1过来。在安装赤道仪的时候另一位同好正在犹豫是否把他的赤道仪扛上天文圆顶旁边的平台,貌似最后还是放弃了,他的赤道仪的确不轻,在海拔3200m扛着这么重的家伙跑上数百米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有了赤道仪就可以放开手随便拍了。

先来一张黄道光,傍边的红色光柱是天文圆顶里射出来的灯光,中间偏左向上方延伸出去的光锥就是黄道光。其实当时黄道光已经暗了很多,上下来回拿赤道仪耽误了不少时间。呃!一不留神又被P.K.发现了我占据的好位置,于是又像幽灵一般靠了过来。怎么觉得身边有一只八音盒在不停地响,哦,原来是P.K.的跟踪装置——一只用音乐盒改装的上发条的“赤道仪”。上一次发条可以稳定跟踪大约5min,一边拍摄一边听音乐。很酷的说!
话说相机在外面曝光就由它自己去吧,趁着相机工作的时间。去圆顶里看看是不是可以用2.4m巨镜目视观测了。一进圆顶,哟!突然看见牧夫论坛的解坛主和半MM了,真是幸会幸会!上次跟坛主广州一别貌似也过去很多年了。免不了一阵寒暄(呃!广东话叫“吹水”)。之后大家一起上去用2.4m目视观测了
M42的四合星。说实话,这个真没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意义是重大的——我也用2.4m望远镜看了一次星星!

返回会议室的路上对着南边的天空拍了一张冬季银河。很美的说!
回到会议室,呃!居然很多人开始宵夜了。之后组委会开始赶大家下山了,放出话说如果不下山明天就没有车来接啦。想想俺们花了几千大洋上得山来什么也不搞就下山,实在对不起自己。这也不是俺们的风格呀!于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即使没有车。大不了自己想办法下山就是了!(当然,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事实上留下来的同好还不少,南十字星会的大多数同好都留下来了。毕竟是第二次上高美古了,自知高原反应对俺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貌似还是有同好出现了不适。
之后就是架设器材,正式开拍。极轴自然是要漂移的,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毕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高原寒冷环境观测,终于发现电池是最大的瓶颈。相机充满的电池装上去就只有半格电量了,用12V蓄电池给相机供电居然电压低到不能开机了。最后一招就是电源适配器。央求组委会的朋友拉了一条电源线出来,直接用电源适配器给赤道仪和相机供电,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期间另外一位广东同好也架好了器材,可是没承想带来的两个电源适配器不适应高原高寒环境,双双罢工了!还好另外带有一只可以在这样环境下工作的适配器,也算是把问题解决了。
很快开始第一个目标IC434

高山良好的透明度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单帧曝光8min在LCD中看已经相当不错了。于是连续拍了几张,算是把这个计划已久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换上套头+广角附加镜直接拍冬季银河。高美古的冬季银河是如此的壮观,怎么说都不应该错过了。而且拍银河是不用导星的,单帧7min,连拍8张,就让相机自动曝光去了。正好可以抽空去会议室暖暖身子,喝点热咖啡。
会议室里还是蛮热闹的,一群广东同好正在处理大理拍摄的照片。

这是累积曝光56min的冬季银河,太多星星了!呃!在俺的相机曝光期间,有车子回来了,于是乎,地面的景物清清楚楚了。。。。。。
之后是M51,导星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再就是俺带了手套,不然手就僵了。

单帧曝光7min已经感觉星系核有过曝光的倾向,于是缩短到4min。感觉都还很好!
之后欧米加星团升起来了,掉转炮口把它拿下了。

单帧曝光2min足矣。这是累积曝光大约20min的影像。拍完这个目标天空也看是出现晨光了。当然之前的黄道光是必不可少的。

天亮了。我们也准备下山了。还是组委会的朋友安排了来接我们的旅游车。
————————————————————————————————————————————————————————
请多多支持LP的淘宝博客:http://blog.jianghu.taobao.com/article/artiList.htm?tracelog=jhleftmenu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