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均村乡先烈名单
(2012-09-01 11:57:41)
均村乡,位于兴国县城西部,距县城32公里,与吉安市的万安、泰和两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苏维埃时期是杨殷县城所在地,是少数民族(畲族)散居乡,是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全乡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8.7万亩,其中山地20.6万亩,耕地1.6万亩,辖19个行政村,304个村民小组,现有10266户农户,人口43347人,外出务工人员占30%,是劳务输出大乡。油茶、脐橙、生猪等为全乡农业的主导产业。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通讯信号全覆盖;县城至圩镇有兴(国)万(安)公路穿境而过,已全面实现油(砼)路,19个行政村的通村公路全面硬化。圩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0000多人。均村乡经济主要收入是靠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就达13000余人,分别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一带,农副产品粮食供应基本上自给自足,无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如油茶、脐橙、特种养殖业等正在发展当中。2011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800元。
均村整个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些。境内四面环山,尤其西北崇山峻岭、蔚为壮观。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最高的西洋山十八排,海拨1170米,在兴国的高山中排行第二。
均村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末940年就有生民在此繁衍生息,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史上有9个名称。苏区时期,均村人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打土豪分田地,参军参战,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995人,其中还出了雷永通少将等长征老干部。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英雄毛麟义将军,一九三八年五月率部参加兰封会战阻击日军,在惨烈战斗中亲自担任敢死队长奋勇杀敌捐躯报国。全乡还有两项民间艺术流传甚广,分别是麒麟狮象灯和提线木偶。
均村乡先烈(995人)名单:
均村村(129人)
毛经佩
王立三 王秀佳
王贤生
王贤松 王贤茂
王贤荣
王室汗 王胡松
冯德胜
冯儒贤 关荣恩
刘仁纲 刘仁纵 刘仁泮
刘仁湖 刘永玉
刘兆富
刘光金 刘光益 刘光焱
刘步高 刘建仁
刘建右
刘建龙 刘建成
刘建连
刘建法 刘建勇
刘建望
刘亲桂 刘德源
汤振彬
吴名尚 吴克明生 吴国栋
吴国晋 吴国鉎 吴国榜
吴继财 吴继环 张礼卿
张声林 张俊桂 李世全
李加桂
李加能
李加禧
李寿春
李其发 李其桂
杨达财 杨达林
杨达济
杨邦发 杨邦道
杨明成
杨炳坤 杨望有
杨望福
邱大伸 邱展洪
邱展浩
邱展福 邱福和
陈奕兴
陈显澄 周开泰 巫文隆
林家胜
林殷兰
罗先达
罗先炳 罗先谟 罗先德
罗春发 罗家云 俞锦福
钟隆福 唐麻子
郭忠许
梅光春 萧宏亮
萧浦生
黄石连 黄礼太
黄礼树
黄礼堂 黄礼维
黄礼鸿
黄传炳 黄远龙 黄智德
曾凡尧 曾凡鸾 曾孔圣
曾行山 曾国财 曾绍监
谢冬秀 谢老明子 谢孝忠
谢来兴 谢坤生
谢述芹
谢述保 谢继春
谢继海
赖成林 雷开盛 雷永通
雷永端
雷汉堂
蔡子龙
蔡宏甫 蔡宏保
魏为民
魏仁水 魏如平
魏周阳
魏周信 魏周常
魏国倍
魏国馨 魏俊亮
魏俊桃
魏鸿起 魏鸿游
魏惠黎
石门村(13人)
李世洪 李佐林
杨名升
杨邦龙
罗承普 俞寿山
梁惕福
萧桃全 萧朝宗
曾凡孝 谢勋池
谢勋林
赖毓浪
茂 段 村(24人)
毛会宝 毛会堂
毛会常
王文相
刘常润 刘德明
李祚任 李美元
杨达信
杨达倍
杨邦稻
杨国栋
杨国堂 杨经伟
萧志深
萧志遂 萧志榜
萧章仙
萧章俊
萧章根 萧章淮
曾书仁 温长早
温承清
黄柏村(26人)
马云飞
马自明 马自松
马学文
马耀宗 刘绍洪
杨达林
杨达裕
杨邦连
杨邦程
罗子仁 罗庆仁
罗钦连
萧文细
萧远俸
萧冠球
萧章鑫
黄英生
彭有财
曾云峰
温承标
温承董
谢有芬
韩德达
雷开显
雷绍堂
中坊村(39人)
王兴隆
王江隆 王国标
王宗任 王宗振 王荣善
王能旺
邝基柱 刘仁林
刘仁林
刘仁金 刘开扬
刘亲淦
刘桂英 杨连娇
卓正恒 巫文兰 巫文伦
巫文吉 巫文汗 巫文周
巫文松
巫文通 巫文森
巫世传 巫承泮
巫承荣
巫承海 巫承朝 巫承耀
巫海东
巫维东
巫维招
范霖书
萧志龙
龚长生
龚洪秀
谢凤连 谢奕郎
中洽村(31人)
邓
仪
吴名桂 张焕卿
沈诗金
萧士林 萧士俊
萧士钟
萧时任 萧时阶
萧时泉 萧时森 萧时锦
萧积保
萧积宣 萧善余
萧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