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红妆史---面饰篇之花钿、面靥

(2012-12-03 18:25:05)
标签:

花钿

红妆

额黄

面靥

古代红妆史

分类: 古法美妆

花钿、面靥篇

六朝时特别盛行一种梅花形的花钿,成为“梅花钿”。相传是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威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花瓣之状,且久洗不掉,宫中其他女子见着,觉得好看,于是便竞相效仿,剪梅花贴于额,再后来传到民间,成为一事上,故又有“寿阳妆”之称。

花钿是以一种专门饰于额头眉间的额妆,也称为额花眉间俏花子等(也泛指面部妆饰)。花钿之俗于先秦便已有,在隋唐五代盛兴盛。

花钿的描画和额黄一样,也分为染画法和粘贴法。从形象资料上看,最为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我们小时候经常著一个红色圆点在额头,也类于这了,一种后遗风俗),颇似印度妇女的吉祥痣。复杂的则以各种材料剪成各种花朵形状,其中梅花形状的最为多见,也是承南朝寿阳公主梅花妆遗意。
那么除梅花形之外,花钿还有各种图案,有的像牛角,有的像扇形,有的像桃子之类,复杂的呢会以珠翠制成禽鸟、花卉等楼台形象,但是更多的是描绘成各种抽象图案。

 

 

材料上,因为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的多,额黄一般只用单色,而花钿则有多色,染画法多是用彩色颜料直接在面部绘制各种图案,所用多为唇脂、胭脂,黛汁一类现成的颜料。粘贴法,色彩通常由材料决定。可以用彩色光纸、云母片、鱼骨、鱼鳔、丝绸、螺电壳、金箔等为原料,制作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各种形象,色彩斑斓,十分精美。

 

其中有一种花钿是用昆虫翅膀做的,在宋陶谷《清异录》中记载:“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卖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

 

当然,最精彩漂亮的一种,也是后来最为后世熟知的,“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的羽毛制作,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脸上金霞钿,眉间翠钿深”这也是温庭筠的一首。

 

然后呢,在宋朝,女子们还喜欢用脂粉描绘面靥。“近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

 

这里说那种胶水,粘贴的,前面有说过,这种粘贴花钿的胶是一种特制的胶水,名呵胶。使用时,只需轻轻呵一口气便发黏了。相传是鱼鳔制作的,粘合力很强,可以用来粘箭羽。妇女用之粘贴花钿,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唾沫,便能溶解粘连。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十分方便。

 

面靥,又称妆靥。指面颊上的酒窝。因此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俩侧酒窝的一种装饰,古老的面靥又叫“的”(也称为“勺”)。指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商周时期便有了,多用于宫里。最早是用作记录月事来潮的标记。

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个妃子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御幸”而又不便启齿,只要在面部点“的”,女史见了便不会列入其名。这个在《释名·释首饰》里也有详尽的记载。

那么久而久之,后宫的宫人和舞姬看到面部点“的”有助于美容,于是也开始打破月事界限开始随时着“的”了。初衷逐渐开始被美容化妆所取代,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

 

其描画,除了在酒窝点“的”之外,面靥的形状也并不只局限于圆点。而是各种花样,质地均有。有好像钱币的,叫做“钱点”;有像杏桃的称为“杏靥”;有像各种花卉的,称为“花靥”。

 

但是到了魏晋,点靥也开始不再局限于酒窝处,而是发展到贴满整个面颊了。除了传统的圆点,花卉等,开始增加了鸟兽等图腾似的形象。比如有一种草,名叫“鹤子草”,《岭表录异》就记载“采之曝干,以代面靥。形如飞鹤,翅尾嘴足,无所不具。”

 

而有的女子甚至将花靥贴的满脸都是,尤其宫廷妇女多见,给人以支离破碎感,故又称为“碎妆”。

 

面靥在材料上,和花钿是几乎相似的。

 

那么有种叫“团靥”的,它是一种以黑光纸剪成的圆点。贴于面部作为面靥。此外,更有讲究者,在“团靥”之上,还以饰以鱼鳃之骨,称为“鱼媚子”,贴于额间或两颊。这种古怪的面饰在宋淳化年间大为流行。

 

“玉靥”是以珠翠珍宝制成,多为宫妃所戴。《历代帝后像》中的皇后与其侍女的眉额脸颊间便偶贴有以珍珠制成的面靥。

 

辽代契丹族女子还有一种鱼形的面花。


开始发图:


http://s12/mw690/6b9d234cxcff01faae94b&690

http://s6/mw690/6b9d234cxcff01fd8aec5&690

http://s14/mw690/6b9d234cxcff02095fbdd&690

http://s11/mw690/6b9d234cx7b319ce783ea&690

 

花蓥倡导

温和修复,绿色天然

遵循自然,听从自然

简单生活,灿烂成长

花蓥告白

世界上没有万能护肤,当您伤害了皮肤有多深,它绝不会一夜之间给予你美丽的容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浮华世间,在安静里,去寻觅自然的真谛,美的奥义。

 

花蓥·古典美容课堂QQ群:341029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